浦東: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第一個GDP萬億市轄區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全球科創中心核心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顯然,浦東不光有大廈林立的高顏值,更有實力“硬核”……[詳細]
黃浦:區域經濟密度居首位 新亮點新業態頻現
2018年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家,總量達到46家。總稅收億元樓達到67幢,其中月億樓9幢,區級稅收億元樓32幢,區域經濟密度位居全市各區首位……[詳細]
靜安:"一軸三帶"經濟密度提升 貢獻全區70%稅收
靜安“一軸三帶”經濟密度進一步提升,2018年“三帶”創稅518.98億元,集聚了全區 43.9%的納稅企業,貢獻了全區 71.8%的稅收……[詳細]
徐匯:提高經濟密度和產業能級,打造經濟新亮點
以發展人工智能為重點,科技創新取得突破,一批行業領軍企業落戶徐匯,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總產出210億元,同比增長30%……[詳細]
長寧:打出"八張改革特色牌" 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力打造長寧優化營商環境“八張改革特色牌”,“一照多址”“一証多址”改革等創新舉措,年內先后三次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詳細]
普陀:現代服務業對經濟貢獻首超房地產業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服務業在區級稅收中的比重較上年提高4.72個百分點,近15年來,現代服務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首次超過房地產業……[詳細]
虹口:做好“金牌店小二” 轉型發展邁出新步伐
堅持對標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虹口深入推進管企聯動、功能區的事情功能區辦。2018年初,北外灘街道成立……[詳細]
楊浦:雙創品牌凸顯,高水平雙創示范基地建成
主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倡議成立了由25個雙創示范基地共建的“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並被寫入國務院文件……[詳細]
寶山:對標國際最好水平,建設世界一流郵輪母港
這一年,寶山對標國際最好水平,建設世界一流郵輪母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實現“三船同靠”,累計接待游客突破1200萬人次……[詳細]
閔行:打造"南上海高新智造帶"和"大虹橋國際商貿帶"
發布新一輪產業布局規劃,圍繞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著力打造“南上海高新智造帶”和“大虹橋國際商貿帶”……[詳細]
嘉定:財政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嘉定一號”上天
歐科微航天公司特地將首顆衛星命名為“嘉定一號”,以示感謝。對此,網友笑侃“營商環境好,企業幫你上天打廣告!”……[詳細]
金山:發展都市農業 打造長三角現代農業園區
制定鄉村振興“1+1+X”政策體系。成功入選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名單……[詳細]
鬆江:G60科創走廊成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引擎
鬆江區並不和蘇浙兩省直接毗鄰,但“G60科創走廊”的提出,讓鬆江區成為了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陣地……[詳細]
青浦:長三角區位優勢明顯,進博會平台功能顯現
2018年,青浦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並完成服務保障工作,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戰略平台功能顯現……[詳細]
奉賢:打造“美麗經濟”,經濟增長跑出加速度
奉賢以“東方美谷”為新突破,開啟新征程,打造出“美麗經濟”,成為上海“國際時尚都市”中的美麗健康擔當……[詳細]
崇明:厚植生態發展優勢 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
崇明開展32個專項行動,著力打造上海“四大品牌”生態服務功能區、生態制造功能區、生態消費功能區和生態文化功能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