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玩出了“新花样”!专治高空抛物

2025年10月24日16:02 |
小字号

近日,高新区在城市精细化治理方面

玩出了新花样

不仅用无人机给高楼做“B超”

还上线AI监测设备

专治各种高空抛物

在高新区的上空,一位本领高强的特殊“医生”正对住宅小区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它就是一台搭载高精度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无人机通过独特的空中视角和热感视觉,为城市房屋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实的科技屏障。

过去,对于房屋外墙、屋顶等高空区域,传统的人工检测不仅难度大、风险高,而且极易因外墙空鼓、细微裂缝等肉眼难以察觉的视角限制而留下死角,难以做到全方位、无遗漏的排查。

自今年2月起,高新区无人机外墙巡检工作全面启动,每季度对住宅小区开展一次全覆盖的巡检。这位“空中医生”凭借其搭载的红外热成像仪,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外墙装饰层与墙体基层之间细微的温度差异。当内部存在空鼓时,在热成像图中便会呈现出独特的“色差”,空鼓、渗水等缺陷问题无处遁形。

截至目前,“空中医生”已顺利完成三轮全覆盖巡检,并生成了详实的“体检报告”,标记出外墙渗水、空鼓开裂、脱落等疑似问题部位百余处。每一份带着“问题坐标”的报告,都第一时间被精准送达相关部门及属地居委,为后续的维修决策和隐患处置提供了最直观、最科学的依据。现已有两个小区率先依据巡检报告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展开了针对性的维修施工。

此外,一批可随时“搬家”的AI监测设备悄然上岗,成了住宅小区里整治高空抛物的“移动哨兵”。

2024年9月,高新区城运中心在运河佳苑小区试点运行固定式高空抛物AI监测系统,成功破获抛物事件600余起,效果显著。不过,固定设备成本高、覆盖有限,如何更灵活、更经济地铺开监测网络?今年8月,高新区城运中心在镇区推广移动式高空抛物AI监测系统,让“智慧眼”随需而动。

训练有素的“空中侦察兵”不仅能实时捕捉抛物行为、还原抛物轨迹,还能在多个楼栋间“转场作战”——哪里投诉多、哪里问题频发,它就搬去哪里。立杆式的设计无需复杂施工,设备拆装仅需15分钟,一套设备加两个移动底座,大幅降低了硬件投入与总体成本。小区可根据抛物事件的发生规律或居民投诉热点,动态调整监测点位,将资源精准投放至最高频的楼栋。

此外,在功能上,这套移动监测系统也丝毫不逊于固定设备,能实现实时识别、自动弹窗报警、精准还原抛物轨迹等。

该设备自今年8月初开始施工,8月底完成安装及调试,9月初正式运行。运行以来,日均识别抛物事件10余起,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警示当事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目前各小区的抛物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

(来源:i金山)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