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想不到,金山农民画还有这样的妙用

2025年10月10日16:51 |
小字号

近日,在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内的墙上

几幅色彩浓烈、笔触质朴的

金山农民画格外醒目

这些作品并非出自专业画家之手

而是该院患者执笔绘就的特殊作品

这套以“四季守护、医心为你”为主题的系列画作由六个部分组成。在《社会接纳》中,一群人正认真观看心理健康宣传栏,展现社会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关注:《家庭康复》生动描绘了家人温暖守候、给予支持的场景;《正视疾病》则呈现了患者努力康复、积极面对生活的画面。这些作品表达了在患者自身努力、家庭温暖陪伴和社会敞开怀抱的共同作用下,康复之路将越走越宽。

据了解,这批画作的创作者是一位与疾病共处十几年的患者,在接受系统治疗后,她在医院的艺术康复项目中找到了绘画这座通往内心的桥梁。颜料在她的笔下不再是简单的色彩,而是情绪的出口,生命的韧劲。

谈及为何选择金山农民画这种艺术形式,她表示:“农民画的颜色大胆、鲜艳,造型不拘泥于像不像,能直接表达我内心。当我拿起画笔时,不需要去想什么技巧规矩,就像我们本地的田地、房屋一样,画的是我心里最直接、最朴素的感受。”

从专业治疗的角度,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黄燕峰解释了选择农民画的考量:“艺术创作已成为患者重建与外界连接的重要方式。当语言难以抵达的角落,色彩和线条成为了新的沟通媒介。金山农民画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生长出来的艺术,它构图饱满、色彩强烈、情感真挚,这些特质与艺术治疗的核心非常契合,能鼓励患者大胆表达,释放被压抑的情感。”

医院的康复科设有森田治疗、团体艺术治疗、内观治疗等项目,其中绘画康复治疗突破传统审美中对“美”与“像”的追求,用最本真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情感波动。患者用绘画表达自己,这些画作或许稚拙,却饱含着被看见的渴望;或许抽象,却传递着被倾听的恳切。院方表示,这些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技艺的精湛,而在于它们是患者情感的直接流露,是生命韧性的生动体现。

“每一幅作品都是心灵的直接映照。”康复治疗师宋群英补充道,“我们鼓励患者通过创作表达自我,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无论是复刻到墙上,还是通过不同平台展示,它们都犹如一扇扇悄然开启的窗口,让两个原本平行的世界得以相互看见。看见,是理解的开始。当观者在画前停留,那些曾被偏见与误解遮蔽的生命故事,正通过最质朴的艺术形式,完成一场无声却有力的诉说。而这,正是迈向“尊重、理解、关爱、接纳”的社会氛围最温暖的一步。

今天(10月10日)

正值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希望大家以更开放的心态

看待精神健康问题

共同营造更加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

为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撑起一片蓝天

(来源:i金山)

(责编:沐一帆、严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