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复旦大学《共同的模样》草坪音乐会昨夜如约亮相

2025年10月08日17:01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音乐会现场(文中视频、图片均由复旦大学提供)

“江南三月,莺飞草长,年轻的歌声在相辉堂前荡漾……”10月7日晚,复旦大学《共同的模样》草坪音乐会在复旦源相辉堂草坪前如约而至。

缘起于王长田校友的原创歌词《共同的模样》,这是一首歌词的奇妙旅程,一次复旦人的音乐接力,以及一场由校友献给母校的浪漫歌会。

历时四个月,从繁茂的夏日到收获的秋夜,同一首歌词乘着多元的旋律,在复旦的夜空中飘荡与交响,诠释着复旦人“共同的模样”。

张文宏、蒋昌建、周礼栋等知名复旦人发来祝贺视频

百廿复旦,弦歌不辍。草坪音乐会的故事要从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讲起。

2025年5月27日这一天,校友代表、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大会上以原创歌词《共同的模样》作为特别发言,带领大家重温复旦人共同的青春记忆。“那棵树、那本书、那间教室、那片池塘,那些吵闹和欢笑……”春日的辰光、香樟的芬芳,歌词重温了校园里闪亮的日子,也记录了属于复旦人的青春回响。

音乐会现场

在王长田眼中,复旦气质既有脚踏实地的坚实,也有浪漫理想的追寻,它塑造了复旦人共同的模样。“即使不能事事如愿以偿,那又何妨,至少你有一颗有趣的灵魂,一双自由的翅膀……”王长田寄语每一位复旦学子拥有卓越人生、有趣灵魂的同时,也在现场发出邀请——期待某一个复旦人为《共同的模样》谱曲。

很快,这一呼吁得到回应。

复旦大学2010级经济学院校友、回声(Echo)合唱团驻团指挥施嘉俊率先投入其中,为《共同的模样》写下第一版旋律。这首作品也由回声(Echo)合唱团,在“卿云星空”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主题音乐会上首次唱响。

于是,一场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音乐接力便在复旦人和复旦之友间传递开来。

在校师生、海内外校友和朋友乃至年仅10岁的复二代小朋友纷纷报名参与“共同的模样”原创谱曲大赛,用各自不同的音乐语言演绎歌曲。

有人融合东方古典与现代节奏,有人采用真挚温暖的校园民谣风格……于是在不同的Demo里,《共同的模样》有了流行的抒情、民谣的清新、摇滚的张力、电子的科幻……风格各异,却都奔向同一个主题:把复旦人的青春记忆与精神气质,编唱进一段能被众人传唱的旋律里。

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发起的作曲征集

为了让作品既“好听”又“专业”,大赛采用了专业评审和大众投票结合的评审方式。经过初选,共26组(32首)作品入围,并在8月10日至8月30日进行网络投票,最终由专家评委评分(70%)与公众投票(30%)共同决出奖项。

2021级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硕士校友田承文的作曲灵感源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展现复旦人追寻光明的精神风貌,最终摘得总评榜大奖;复旦之友陈杨诗琪的作品融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精神,以“卓越的人生”“有趣的灵魂”表达对复旦青年的青春告白,获评审团大奖;1994级新闻学院校友潘鹂声创作的歌曲,则寄托了毕业生对未来的憧憬、对母校的眷恋,获评网络人气大奖……

在草坪音乐会上,一首首入围作品在相辉堂前唱响,从纸上的曲谱和录音的小样,定格为全体复旦人“共同的模样”。

音乐会现场

同一首歌词、13类曲风,同一个舞台、13种演绎。这一夜的相辉堂前,复旦人用多元的形式,演绎“共同的模样”,汇成一首和而不同的复旦精神交响曲。

音乐会现场,精心设计的舞台效果缤纷绚烂,500架无人机以星光为笔、夜空为纸,为现场观众奉上一场用科技与青春编织的视觉盛宴。

音乐会现场

活动由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复旦大学校友总会主办,复旦大学团委学生艺术团办公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文创同学会、复旦大学校友总会新闻学院分会协办。

校党委书记裘新,常务副校长许征,校党委副书记钱海红,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明,《共同的模样》歌词作者、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校友,作曲者代表、校园音乐人以及广大热爱音乐的复旦人和复旦之友共同联欢。(马作鹏、傅张帆、潘心诺、陈晨、李斯嘉)

(责编:董志雯、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