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推进产教融合,上海这所高校探索把产线搬进校园

2025年10月10日14:41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10月10日电(陈晨)一条真正用于市场订单生产的集成电路封装产线,如何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练兵场”?首批学员100%获工信部认证,就业率提升近三倍,校企联合拿下14项专利,这组硬核数据背后,是上海建桥学院联合香远芯兴集团,用“双向赋能”的深度产教融合,培养集成电路封测工程师,破解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荒难题的探索。

面对集成电路产业,尤其是制造、封装、测试环节存在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缺口,上海建桥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破题思路—“把产线搬进校园,让课堂扎根车间”。

在上海建桥学院与香远芯兴集团携手共建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教融合基地内,一群身着洁净服的学生正围绕在企业导师身旁,认真观察高精度装片机的运作过程。他们一边聆听工程师讲解工艺参数,一边亲手调试设备——这不是工厂实习,而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日常课堂。

“这条生产线真正用于实际产品制造,目前正在生产市场上主流产品。它专注于集成电路封装,是全国唯一一条真正实现量产的集成电路封装教学产线。”机电学院院长刘立华表示。

据了解,学生在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不仅能系统学习国际一流的封装工艺流程,还直接参与真实订单的小批量生产,在实践中掌握装片、键合、塑封、切筋、测试等核心工艺,完成从“知道”到“会做”的能力跨越。

“我们不仅带来设备操作技术,更传递十余年的现场经验。学生接触的是当前主流产线技术,结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环境。”封装测试领域高级专家、企业导师王宇勇表示,“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期研修班的10余名学员全部获得工信部岗位能力证书,多名学员结业后即获得芯源微电子、积塔半导体、新微半导体、泰睿思、芯哲微电子等重点集成电路企业的实习或录用机会。

据机电学院教学副院长范丽介绍,该项目推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校企联合开发7门企业标准课程,学生获得14项专利授权,学生在临港的就业率从10%提升至37%。

上海建桥学院教学副校长赵雷洪表示:“作为一所立足临港的应用型大学,学校正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型大学建设。通过构建‘引企入校、双向赋能’的协同机制,我们正在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临港范式’,为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责编:陈晨、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