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观可玩可购可享,长假沪上演艺盛会好戏不断

可观可玩可购可享,长假期间演艺盛会好戏不断
这个长假,剧场内外皆舞台
10月7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中“章美”饰演者周纪萌来到位于永福路的“不雷的面包”担当“一日店长”,闻讯而来的观众挤满面包店。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舞台不止于剧场。“长假期间演出票提前两周售罄。”工作人员表示,《清明上河图密码》密友图鉴活动联合安福路周边8家店铺打卡,吸引观众前往消费,其中“一日店长”为店铺带来200%日营收。
“《耋戏生》长假期间平均上座率超90%,我们和周围超20家店铺票根联动,带动商圈人群消费。”作为上海首个沉浸式园林实景音乐剧,《耋戏生》于长假期间在具有三百年历史的商船会馆连演14场。工作人员介绍,每场《耋戏生》前,他们都在会馆外的口袋公园表演非遗戏曲30分钟,吸引市民游客超千人。
走进商船会馆前,《耋戏生》观众在AI换装交互机中扫描样貌并自动生成剧中年代服装,带着属于自己的年代形象与剧中角色一同入戏。走出会馆,观众凭借《耋戏生》演出票根,在附近绿地·外滩潮方享受专属优惠福利。
相比初试啼声的《耋戏生》,每年国庆假期与观众相约的上生·新所悬疑戏剧展演周已举办至第六届。今年悬疑周推出四部英国悬疑剧,连演25场,加上“早春乐事集”的80多家非遗、美食、工艺集市,这个假期上生·新所每天有五六千人次前来逛市集、看演出、品美食。
10月1日开幕的第九届“金玉兰”上海国际木偶艺术周以双会场联动、辐射社区商圈的模式,通过50余场密集的国际偶戏展演、浦东炫偶嘉年华等亮点活动,打造“可观、可玩、可购、可享”的综合性城市艺术盛会,活动覆盖约5万人次。
位于人民广场核心商圈的仙乐斯木偶剧场连续8天推出超过20场国际精品偶戏剧目。“我们特意在假期看木偶戏”。一位带着孩子前来观演的家长说,“这些外国剧目难得一见,小朋友很感兴趣”。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主席陈向红感叹:“上海国际木偶艺术周不仅成为常态化国际交流平台,也让木偶艺术逐步惠及更多群众。”
“6天演出总票房超过70万元,今年我们主打新编戏,观众反响不亚于往年传统戏。”上海京剧院精心策划“建院70周年系列演出”,10月1日至6日,5部经典大戏在天蟾逸夫舞台接连上演,选取建院以来各种风格的经典代表作品。
假期演出还未收官,10月7日,上海京剧院一团大排练室,备受戏迷期待的神话京剧《盘丝洞》复排建组,将于今年年底上演。
不休息的还有上海越剧院。昨天,“越影留声”上海越剧院建院70周年主题影展在宛平剧院开幕,展映10部优秀影片。“影展既是回顾也是启程,让观众透过银幕见证越剧艺术在数字时代的薪火相传。”工作人员说。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诸葛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