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新动作!外资金融机构持续在上海加大投入

友邦续约外滩17号,法国巴黎银行、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等都有新动作
外资金融机构持续在沪加大投入
7月25日,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宣布完成位于上海外滩17号友邦大厦的租约续签。当日下午,87岁高龄的友邦保险集团董事会主席谢仕荣站在外滩17号前,参加友邦续约的庆典。30年前,也是在这里,他主持友邦大厦启动仪式,帮助友邦“回老家”。
1919年,友邦保险起源于上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友邦保险的创始人史带将友邦保险的办公地设在外滩17号。1992年,友邦以外资独资身份设立上海分公司,成为最早一批获发个人人身保险业务营业执照的非本土保险机构之一。随后,友邦在1996年将外滩17号整楼长期租赁,作为中国内地总部,大楼也更名为“友邦大厦”。
谢仕荣说“根深方能叶茂,安居才能乐业。这次续约,是我们深耕中国的郑重承诺,友邦大厦将见证我们在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背景下持续蓬勃发展。”
30年过去,在中国金融领域持续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友邦在上海的投入也越来越大。2023年1月,上海北外滩“友邦金融中心”正式揭牌,这是友邦人寿自成立以来进行的最大一次资产收购。2025年6月,“友邦保险资管”获批筹建,之后将落户上海浦东。
截至2024年底,上海已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1782家,其中555家是外资金融持牌机构,超过30%。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像友邦一样,进入上海,布局中国后,感受和把握住机会,并深度参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机构越来越多。
法国巴黎银行,不仅与海通证券合资经营海富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还与农业银行合作成立法巴农银理财,现在又在上海成立法巴证券涉足中国证券业。“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资机构都应该关注中国。我们在中国金融市场开展证券业服务是一个长期的打算。”法巴证券董事长郭志毅说。
总部位于上海的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近来不仅新增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还将“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自营”扩大为“证券自营”,同时获批期货牌照,全资子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有限公司已正式开始展业。
不久前,法国安盛集团在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进行路演,这是中心成立以来首次全球直保集团的国际分入合约路演。包括安盛环球再保险(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和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在内,已经有21家再保险运营中心和4家再保险中介机构入驻临港,一个全球参与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张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