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路“骑迹”:从街巷穿梭到红色传声 ——宝山路街道“红色骑士节”点位打卡活动火热进行

7月17日,宝山路街道开展“红色骑士节”点位打卡活动。骑手们从街巷穿梭的城市“摆渡人”,变身为红色文化的“移动传声筒”,用车轮在熟悉的配送路线与陌生的红色地标间,跑出了一段特别的 “宝山路骑迹”。这份参与的热情,也源于街道持续打造的暖心服务——便捷的“新心驿站”、贴心的关怀举措(如为听障骑手定制反光马甲、健康义诊等),让骑手们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更愿意投身社区、回馈社会。
从“跑单路”到“红色路”:
打卡解锁新身份
“我是XX平台骑手老李,我在上海总工会遗址展陈地打卡!”按下录音键,老李的声音里透着兴奋。这天,他特意提前半小时出发,骑着电动车跑完了4个红色点位:中兴路828号的湖州会馆、宝山路403弄的上海总工会遗址、宝山路宝昌路交叉口的红色口袋公园,以及虬江路1169号全新揭幕的《1925・上海》主题展。
该展览通过丰富展品和沉浸式体验,生动再现了1925年上海的革命风云,成为本次打卡活动的一大亮点。
每到一处,骑手们扫码录制打卡语音、与红色地标合影,忙得不亦乐乎,这正是“骑士节”的生动场景:送餐间隙,录段音频或拍张地标照,就能换取牙膏、花露水、清凉贴、薄荷膏等实用小礼品;有兴趣的骑手朗读一段红色宣讲稿并录音,还能赢取电动车垫。
“以前只认送餐路线,现在才知道,每天跑的路藏着这么多红色故事!”骑手小张在小红书分享打卡照时,配文充满新发现。他的笔记下,不少网友追问点位信息,订单路线悄然变成了红色故事的传播线。
从“旁观者”到“志愿兵”
“骑迹”里的双向奔赴
在如今的宝山路街道,骑手们的电动车不仅载着外卖、快递,更载着一份社区责任感。得益于日常感受到的温暖,他们正用行动反哺:顺手帮独居老人提菜、捡起路边的垃圾、劝导规范停车……点滴善举融入日常行程。
“真没想到,骑电动车也能当志愿者!”一位骑手举着刚领到的薄荷膏笑着说。当车轮碾过的路变成“志愿路”,当外卖箱、车身成了流动的红色展台,宝山路街道的红色故事,正随着飞驰的电动车,驶入更多市民心里。
这段独特“骑迹”里,见证着温暖的双向奔赴:街道用贴心服务凝聚骑手,骑手用车轮传播红色信仰。从街巷穿梭到红色传声,每一道车痕都在诉说:这里的关爱有回响,这里的红色有“新”声。
(来源:红色宝山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