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席名称五花八门 多款产品炮制概念误导消费者

凉席名称五花八门,多款产品炮制概念误导消费者
藤席不是藤丝席 冰丝席不一定“冰”
入夏以来,有关“一觉醒来,浑身长满红疹”的新闻又多了起来。前不久,福州市卫健委通报一起使用凉席引发丘疹性荨麻疹的病例,“罪魁祸首”大概率是凉席上滋生的螨虫,因为患者没有擦洗晾晒就使用了去年用过的凉席。
类似的病例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原因大多与凉席有关。有的是没有及时清洁,有的是没有选择合适的产品。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市场上的凉席种类繁多,“竹纤维”“藤丝”“冰丝”等新名词层出不穷。记者查看数十款产品的标签发现,存在炮制概念误导消费者的现象。
“冰草席”根本不含草
总的来说,市场上的凉席可以分为天然材质和人造材质两种。传统的竹席、藤席、草席、牛皮席等都属于天然材料,透气性较好,比较凉爽。
竹席的材质和结构都具有天然导热性,是消夏好帮手。藤席和草席用天然藤条或灯芯草编织而成,质地比竹席软,亲肤性佳。牛皮席凭借其天然的毛孔结构,透气排汗,体感舒适。
但以上凉席也有缺点。有的价格偏高,如优质的牛皮席价格可达数千元;有的保存时体积较大,如厚重的竹席收纳时需要专门的空间。所以,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替代品。
不过,并不是名称中含有天然材质的字眼,产品就来自自然。例如,市场上有些“藤丝席”“竹丝席”就暗藏玄机——主要材质不是藤、竹,而是用纸、PE(聚乙烯)等材料模仿藤、竹的颜色、纹理,或者将天然材料打碎后,混在人造材料中生产而成。
这类产品虽然看起来像天然材质的凉席,但导热性和安全性有很大差距。其中,纸质材料虽然透气性和吸水性都不错,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染料等化学助剂;PE材料属于化学合成物,透气性较差,摸上去可能比较凉爽,但长时间在上面坐卧,人体产生的汗液无法及时排出,会让人感觉闷热潮湿,并为细菌和螨虫的滋生创造条件。此外,劣质的PE材料还可能释放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冰丝席”可能越用越热
除了使用天然材料生产的凉席,采用化工合成纤维制造的凉席也越发普遍,因为它们往往具有易洗涤、易收纳、花纹多、价格低等特点。这类产品的名称听起来很凉快:天丝席、冰丝席、冰豆豆席、乳胶凉席……不过,真实体验未必如此。
在这些产品中,“天丝席”相对凉快。天丝的学名是莱赛尔纤维,以天然木浆为原料,经溶剂纺丝工艺制成,属于人造纤维素纤维。天丝纤维表面光滑,吸湿性强,能快速吸收并散发人体汗液,是不错的夏季床上用品选择。不过,正宗的天丝成本较高,以此生产的凉席售价不会很低。所以,如果遇到没有明示面料成分又标称“天丝”的低价产品,消费者要留个心眼。
“冰丝席”与“天丝席”一字之差,使用舒适度却差得很远。“冰丝”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商品名,不是某种纤维的学名,其本质是用聚酯纤维、锦纶等化学纤维混纺,或与粘胶纤维交织而成的材料。冰丝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刚接触时会给人瞬间冰凉的触感,由此成为卖点。但化学纤维总体透气性不佳,所以长时间使用,会越来越热。事实上,冰丝席较适合在有空调的环境中使用,如果环境温度、湿度较高,冰丝席很快会变得一点都不冰。
“乳胶席”的主要原料是天然乳胶或合成乳胶。乳胶的蜂窝状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有效保持睡眠环境干爽。然而,天然乳胶成本较高,很多宣称“乳胶席”的产品实则是合成乳胶或天然乳胶含量不高的混合材质。合成乳胶由石油化工产品人工合成,耐用性较差;部分低价产品更可能存在劣质添加剂等问题,反而危害健康。
所以,面对五花八门的凉席名称,消费者一定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确认成分,切勿被华丽的名称所迷惑。
清洁保养不可缺
选择适合自己的凉席后,及时清洁也很重要。凉席往往与高温、高湿环境相伴,使用中又吸附大量汗液、皮屑和灰尘,特别容易滋生螨虫与细菌。虽然不少产品打出“抗菌”旗号,但检测结果来自实验室,与日常使用环境相差较大。及时有效的清洁,才是避免凉席诱发皮肤病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一段时间没有使用的凉席,不论何种材质,都有必要彻底清洁后再使用。日常使用时,也要注意定期清洁。
不同材质的凉席,清洁方式有所不同——
对竹席、藤席、草席等,可以先用湿布擦拭,去除灰尘和污渍。然后用稀释后的中性清洁剂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放在通风处晾干或短时间暴晒,避免潮湿发霉。
牛皮席只需用拧干水的湿毛巾擦拭即可,避免使用清洁剂,以防损坏皮质。
天丝席、冰丝席等可以使用温和的中性洗涤剂洗涤,但要使用轻柔模式,避免与尖锐物品混洗,防止勾丝,洗后阴干。
乳胶席不宜水洗,可定期用湿布擦拭,若污渍严重,可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局部清洁,然后放在通风处自然风干,不可暴晒,以免加速老化。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任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