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上海市总工会走过百年

一部坚守初心砥砺奋进的壮丽史诗
走过百年的上海市总工会,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与职工命运休戚与共
时代浪潮奔涌不息。5月9日,上海将举行庆祝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这不仅是对百年光辉历程的庄重纪念,更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的号角。
从风雷激荡的革命岁月,到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直至今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海市总工会走过百年历程,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与职工命运休戚与共,书写了一部坚守初心、砥砺奋进的壮丽史诗。
百年传承:在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
上海,中国近代产业的发祥地、中国工人阶级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1925年5月31日,五卅运动爆发次日,上海总工会宣告成立。
正如《中共上海地委一九二五年九月十二日紧急会议记录》所载,上海总工会发动并领导20余万上海工人群众,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在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两年后的1927年,在上海总工会的号召下,80万产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工人纠察队带领罢工工人转入武装起义,一举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上海的统治,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年光阴荏苒,初心历久弥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已成为工会融入血脉的信念。一百年来,上海的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面对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劳动者大量涌现,上海工会自我革新,积极团结一切辛勤工作的劳动者,最大限度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不断探索组织体系和服务模式创新。
“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以市—区—街镇‘大三级’工会为骨干,街镇以下‘小三级’工会为重点,区域与产业互为补充,全域覆盖、重点突出的工会组织体系。”上海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海市总工会更是主动作为,推动饿了么、美团、享道出行、达达、盒马、叮咚买菜、鸭嘴兽(货运)等平台企业,“三通一达”、德邦、极兔等品牌快递企业,拼多多、商汤科技、哔哩哔哩、米哈游、支付宝(中国)、钛米机器人、启源芯动力、复旦复华药业等一批新兴领域企业完成建会。
上海市总工会还在全国范围内首创设置“小二级”工会层级,建立1191家“小二级”工会,包括园区、楼宇、商圈、街面、市场等区域性工会联合会以及快递、外卖、物业、家政、咖啡、动漫等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这一创新,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建会难、职工流动性大、会籍管理难等痛点,为新时代工会组织建设提供了“上海样本”。
截至目前,上海已有全市基层工会组织4.97万家,建会单位15.7万家,工会会员734.1万名。借助“扫码入会”等数字化手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灵活就业工会会员突破100万大关。
时代建功:在创新热土上激发活力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工会积极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以“蚂蚁啃骨头”精神,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工业奇迹。
从第一支国产青霉素、第一台国产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第一条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轿车总装配流水线,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全球第一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世界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这些“第一”,凝结着上海工人的智慧与汗水,也涌现出黄宝妹、杨怀远、徐虎、包起帆、李斌、王曙群等一大批劳模先进人物,激励着一代代上海人。
进入新时代,上海更需要高质量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此,上海工会不断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使其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浦东引领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服务保障进博会等重大战略、重点任务深度融合。六大全国引领性竞赛的举办,为上海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突破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
构建工匠培养新体系。上海市总工会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构建工匠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上海工匠十年千人培养选树计划,突出“引领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传承力”比选,选树大国工匠9人、大国工匠培育对象11人、长三角大工匠20人、上海工匠888人、区局(产业)工匠3000多人,形成金字塔形工匠人才培养体系,搭建起由“工”到“匠”成才阶梯。
通过在全国率先举办上海职工科技节、开展“劳模工匠服务千家企业”活动,着力打通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下转 5版(上接第3版)
其中,上海市总工会会同市有关部门搭建的市级职工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已安排189项创新成果参与现场转化、1509项参与线上推介,成交金额达30.72亿元,有力促进了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竭诚服务:在权益维护中彰显温度
工会组织是广大职工的“娘家人”,上海市总工会团结带领上海职工群众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更承担着维护职工权益,解决职工困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职责。
最近,上海市总工会正积极推动市人大将《上海市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办法》列入2025年立法计划,依法引领、推动和保障协商协调机制建设,实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双向赋能。该《办法》审议通过后将成为全国首部关于新就业形态领域的地方立法。
上海工会还探索建立了以协商恳谈、职代会(联合)会议、建会建制工作联动和全网协商协调为代表的协商协调“上海模式”,推动饿了么、叮咚、盒马、圆通、中通、申通、韵达、极兔、德邦、途虎等10家总部在沪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全部建立了全网协商协调机制,帮助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当“外卖员困在算法里”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时,上海工会已默默开展行动,推动“算法向上向善”。
针对网约车司机普遍关心的平台定价、补贴机制等问题,上海工会推动平台完善账单透明化功能,建立司机空驶补偿和订单费用7天内先行垫付机制,明确预防疲劳驾驶规则。
饿了么、美团也在上海工会的推动下,通过职工协商协调机制,推出恶劣天气适当延长配送时间和设置适当补贴、每单均预留给骑手8分钟弹性配送时间、骑手连续接单4小时后系统提示停止接单并休息30分钟、为骑手参保职业伤害保险等举措。
近期,上海工会在饿了么平台以平台算法、劳动规则为重点,进一步开展协商协调:着力提高劳动报酬与劳动强度的相关性,提高顺路单派单几率,将远距离订单搭配顺路的近距离订单分配给同一网约配送员;对于超重、体积大、需要步行上下楼梯等较难配送的订单,提高其在计价算法中的权重比例;确保小时劳动报酬综合计算不低于25元;试点延长下线休息的时长,优化“强制下线”功能,每日配送时间不超过11个小时等。
除聚焦平台企业外,上海工会积极推广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闵行区古美西路商圈、光华路文创产业园等区域性协商的典型经验。如梅陇镇古美西路商业街签订全市首个街区新就业形态协商协调机制,确保“街头”争议不出“巷尾”;颛桥镇光华街区积极征集职工诉求,将职工用餐补贴、街区法援服务等内容写入集体合同;奉贤区推动成立全市首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工会联盟,通过全产业链集体合同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联合保障职工权益。
保障好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是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也能让企业和职工更好地相互成就,为上海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走过百年峥嵘岁月,上海市总工会依然带有“少年”般的朝气与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市总工会正团结带领全市千万职工,以创新实干精神,在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奋力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王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