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全流程“嵌入式”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5年04月30日21:32 |
小字号

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崇明作为“上海最大的粮仓”,广袤田野上处处洋溢着春耕热潮。田畴规整、路渠成网、节水高效,一块块精心打造的高标准农田为农业生产带来全新变革,泥泞的土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田埂和现代化的农田水利设施。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将原本分散零碎的地块改造成适合农业机械耕作的农用地,盘活了土地资源,改善了生产条件,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质效。”崇明区港沿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周江洪向区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千亩绿色集中连片的背后,离不开建设者的奉献拼搏,同样离不开监督者的保驾护航。崇明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群众信访和日常监督中发现,本区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短板弱项。

崇明区纪委监委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重点监督项目,立足纪委监督责任,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和乡镇主体责任,做好全流程“嵌入式”监督。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各乡镇、施工和监理单位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推进会,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质量监管方式、巡查发现的问题,并深入庙镇庙港村和绿华镇华荣村实地观摩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拧紧高标准建设“加速阀”。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标段、多参与方,为避免监理与施工单位长期绑定形成“熟人间的宽松监管”,区农业农村委探索开展在建项目“交叉式监理”,有效破解传统监理模式中独立性不足、监管效能递减等问题,倒逼监理履职尽责,为工程质量安全和合规建设提供更强保障,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链条,拧紧高标准监督“安全阀”。同时,区纪委监委围绕工程质量、建后管护、设备运行等方面对已建在建项目开展全面检查,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并推动区农业农村委发布了《崇明区高标准农田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手册》(2024版),拧紧高标准管护“压力阀”。

风景如画的稻田,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田”,更是夯实粮食安全的主战场。为实现至2025年全区78%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崇明区正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总面积为2.56万亩的14个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如火如荼。“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监督机制,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廉政提醒和警示教育,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坚实纪律保障。”崇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者:崇明区纪委监委,戈永扬;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张辉)

(责编:马作鹏、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