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社会| 法治

上海:各街镇每年至少新设一处老年人阅读场所

2025年02月20日18:25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加快建设老年友好阅读城市

各街镇每年至少新设一处老年阅读场所

继“打造100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被列入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在去年超额完成后,近日,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民政局等14部门印发《上海市“乐龄乐读、乐学乐为”老年阅读行动方案》,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和“老年友好阅读城市”的步伐加快。

方案中提到,自2025年起,上海各区每年至少组织1场老年阅读主题活动、培育新增2支老年阅读团队和2个老年阅读志愿服务品牌;各街镇利用现有养老服务设施或老年学校,每年至少新设1处老年阅读场所,并设置“乐龄书架”,配备老年阅读书籍和报纸。

公共阅读空间的适老化,是方案明确的重点之一。记者从上海图书馆了解到,上图东馆二楼光照充足的报刊阅览区即定位为乐龄阅读区,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纸质报刊阅览,目前开架355种中外报纸、1053种期刊,并特别添置斜面报刊阅读桌,确保老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安全感与舒适感。位于一楼的无障碍阅览室配备10台不同种类的助视仪,除了为视障读者提供服务,也可为老年读者提供辅助阅读服务。

在内容供给上,上图充分考虑老年读者的需求,确保纸本文献和数字资源的适老化。一方面,馆内提供开架的各类报刊涵盖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深受老年读者喜爱。每年下半年,馆员会根据老年读者的借阅需求和意见,对报刊种类进行调整,确保开架品种和复本数量满足需求。另一方面,东馆报刊区开辟大字本图书专架,开架900余册中文大字本图书,包括文学经典、历史传记、健康养生及生活休闲等类别,采用大号字体排版。

上图还采选适合老年读者的数字资源,如新闻主题权威App、音视频数据库等。在东馆二楼报刊区开设专门的有声资源服务,满足老年读者对有声读物的需求,老年读者通过报刊区现场提供的平板和耳机,或在东馆500米范围内操作智能手机,即可在线上平台观看和聆听上图联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阿基米德传媒平台,为老年读者定期更新的系列精品视听内容资源。

在基础建设上同样充分考虑老年读者的便利性,馆内各楼层均设置无障碍厕所,配备无障碍电梯,并提供轮椅服务,各楼层设有便民服务和医药箱,提供急救物品、消毒物品,还配备放大镜、老花眼镜等。面向公众服务的窗口设有各类自助检索终端,配备专为老年读者查阅电子报纸的专用阅报设备。

“乐龄乐读、乐学乐为”方案还鼓励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赴本市养老机构和社区,广泛开展“为老人读书”和为老人撰写“人生回忆录”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公共图书馆、老年大学(学校)、老年协会、军休机构培育具有特色的老年阅读品牌。(记者 施晨露)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