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开学第一课”,首次在红色场馆开课

人民网上海2月17日电 (记者葛俊俊)2月17日上午9点,上海静安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在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开讲。一群来自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一堂红色场馆中的大思政课——“忠诚与奉献”中央文库守护者的故事。这,是静安区首次在红色场馆中举行“开学第一课”。
课堂上,一件珍贵文物图片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这是瞿秋白于1931年起草的《文件处置办法》手稿,是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的一件陈列品,是我党最早的关于档案文件管理的规定,对党的历史文献的管理保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件珍贵的文物,也引出了革命先烈守护中央文库的感人故事——《“备交将来”的党史守护人》。
为了让同学们对中共中央秘书处的前世今生能有更为真切的认识和了解,来自静教院附校“小红苗”红领巾讲演团的小演员们倾情演绎了当年风云岁月里的发生的隐秘往事;静教院附校学生朱奕诚现场朗读了一首自创的红色诗歌《静安红色颂》。
课上,“红色静安打卡行”文创发布。围绕青少年受众群体需求,该文创产品拥有学习打卡、守护挑战、联络点创建、问答与事件抽取、红色证考验等多种的玩法,以更加鲜活的方式普及红色文化与党史知识。据悉,今年还将在全区各中小学全面推广,成为学生在红色大思政课上的互动教具。现场,同步发布了“静安红色研学地图(青少年版)”,定位出静安106处红色旧址遗址、红色场馆以及文化地标,为孩子们开展红色研学提供生动规划与指引。
在“小红苗”红领巾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同学们“开学第一课”中的场馆参观环节,这也是首次在场馆内使用青少年版讲解词,并配合“忠诚与奉献”研学单(青少年版),让同学们在红色场馆中与革命先烈们进行了一场身临其境的“心灵对话”。目前,已在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等场馆中,特别推出红色场馆“绿苗语音导览”服务,通过挑选契合儿童身高视角,并且蕴含感人故事的展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述录制。
今年,静安区还将探索在区内重点红色场馆设立“青少年接待日”,在周一闭馆日专门接待青少年研学参观,为全区青少年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讲解服务,营造更加良好的参观研学氛围。
据悉,2025年春季开学日,静安全区96所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中都凸显了红色文化元素,其中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课程有100个,覆盖青少年学生 8.4万余人,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思政课”,推动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