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光明乳业双轮驱动创新 技术跨界带来"业内首款"

2025年02月20日09:28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光明乳业双轮驱动创新:涉足功能性产品赛道,试水场景化营销渠道

一次技术跨界带来“业内首款”

一项从未应用于液态奶领域的技术,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新鲜牛奶经过纳滤浓缩技术加工,析出一部分钠离子,产生了淡淡的自然甜味。这是光明乳业近日发布的4款年度新品之一。

小小一瓶牛奶,产品创新大多围绕杀菌方式、蛋白质含量等展开。每个微小数字突破的背后,往往都有“科研前置”的基因。尽管行业大环境不算乐观,光明乳业在研发投入上不降反增,去年聘请不少世界名校的博士加入研发团队,发展了乳业科技的新质生产力。

一项跨界技术的应用,再次创下“业内首款”。光明优倍4.0牛乳进化到5.0版本,首次在业内使用纳滤浓缩与陶瓷微滤膜除菌的组合工艺,蛋白质含量提高至5.0克/100毫升。“在乳制品领域,纳滤浓缩技术通常应用于蛋白粉、奶酪等固体类精加工产品,此前从未应用到液体奶加工。”光明优倍5.0项目主管陈智杰告诉记者,“这一技术不仅可以浓缩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还能去除一部分钠离子,对比优倍浓醇4.0标识值减钠25%。糖盐比改变之后,整体口感更轻盈,有淡淡的甜味。”

类似的产品创新,得益于依托光明乳业成立的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里拥有超过9500株的菌种资源库,为产品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研发人员自主选育出植物乳杆菌ST-III、干酪乳杆菌LC2W、鼠李糖乳杆菌KF7、高产GABA的嗜热链球菌、红曲霉、酵母菌等40多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株,打破国外菌株垄断,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研发。

针对特定人群研发的功能性产品,也是创新的热门赛道。近期,光明乳业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等,合作进行多项菌种和乳品的健康临床研究。“这些成果将陆续转化到光明的产品中,如苯丙酮酸尿症的特医乳品等。”光明乳业研究院院长刘振民告诉记者。

随着传统大型商超逐渐式微,新零售、电商等新兴平台相继涌现,渠道日益分散,迫切要求企业积极拥抱变化。

最近,在上海多家Manner咖啡店内,一款印有“光明致优娟姗”字样的咖啡杯频繁出现在取餐台。这是光明乳业与Manner联合推出的限时联名拿铁,不久前登陆全国20个城市1200多家Manner门店,引发一波购买热潮。一家是老牌国企,一家是新消费民企,本次联名商品的热销,指向了渠道变革的深层逻辑——场景化营销。借助合作,光明乳业加强了对全国年轻消费者的触达。

在日前举办的光明乳业发布会上,华为也透露将与光明乳业开展合作。“我们不光要卖牛奶,还要跳脱出原有的产业链去大胆想象,多一些互动与合作,依靠‘产品+渠道’双轮驱动,打造多方共建的生态圈。”光明乳业党委副书记、总裁贲敏表示。(记者 束涵)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