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基层干部志愿者们惦记独居老人和重病残疾人群

2025年02月10日09:16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寒潮中,基层干部志愿者们惦记着独居老人和重病残疾人群

“让老邻居们从身到心都暖起来”

寒潮携大风登场,上海气温持续走低,最低气温连续三日跌破冰点。高龄、独居老人和重病、残疾等重点人群牵动着人们的心。寒风中,上海城乡各区的居委社工、村委工作人员、老伙伴志愿者等逆风而行,在前期问候的基础上上门走访,为特殊群体送上及时的关怀。

“不要急,我们这就上门”

昨天上午,宝山最低气温只有-5.8℃。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钢九村居委会工作人员从早上就开始忙碌,他们仔细核对居民们的配药清单,冒着寒风前往医院配药,再挨家挨户送到这些独居、高龄老人手中。对于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他们走街串巷,到社区食堂为老人们买好热腾腾的饭菜,一一送上门。这些小事在寒潮天气下显得格外温暖。独居老人潘爷爷感动地说:“这些孩子比亲人还亲,这么冷的天还惦记着我们。”

“我家里洗衣机不太会用,衣服洗了拿不出来了,怎么办啊?”日前,嘉定区菊园新区嘉宏社区接到了居民王阿姨打来的电话。

患有低视力残疾的王阿姨是西大街动迁户,春节前刚搬到新居。节俭惯了的她平日里保持着手洗衣物的习惯,近日天气寒冷才想到要用新买的洗衣机。由于看不清操作按键,洗好的衣服一时间无法拿出来。

“阿姨您不要急,我们这就上门!”在电话中安抚好王阿姨,居委社工立即前去查看情况,手把手地指导如何使用洗衣机。知道家中还有95岁的高龄老太太,社工悉心嘱咐两位老人:“这几天气温特别低,要注意保暖,空调该开还是要开,对自己好点别冻着。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为老人排除用电隐患

赶在寒潮来临前为老人送上了一条新的冬被,排查了用电安全隐患,普陀区宜川三村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琴终于放了心。

独居孤寡老人郭师傅家中凌乱不堪,卧室里同时使用着电饭锅等多种电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平日里,邻居志愿者默默地关注他的动向,块长几乎天天上门关心,陈琴也时不时去看望他,多次提出帮其整理却都被婉拒。这几天,大家终于征得老人同意,由中山物业经理安排工人免费帮其安装漏电保护设施。

红梅社区是嘉定区安亭镇的老社区,老龄化程度高。这两天,社区活动中心“暖冬驿站”持续开放,为居民提供临时避寒场所。“天气虽冷,但我们要让老邻居们从身到心都暖起来。”红梅社区党总支书记许晨说。

虹口区江湾镇街道镇北社区有一群特殊的老伙伴志愿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却总冲在关爱高龄独居老人的第一线。2月7日一大早,王文渊阿姨就赶到90多岁高龄的郑奶奶家,进门先查看暖气是否正常。看到老人穿着单薄,她赶忙从柜子里找出厚棉衣,一边帮郑奶奶穿上,一边念叨:“郑奶奶,这天冷,可千万别冻着。”接着走进厨房,检查燃气和水管是否正常,检查完这些,王阿姨又坐下来陪郑奶奶唠了唠家常。郑奶奶感动得眼眶泛红,拉着王阿姨的手说:“多亏有你惦记着我,心里暖乎乎的。”

户外工作者也“暖”了起来

在沪郊农村,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的情况同样牵挂人心。这几天,奉贤区庄行镇汇安村村干部走访了辖区内的独居老人,嘱咐他们及时添衣保暖,避免在家里燃炭或烧火取暖,注意水管降温爆裂、取暖器用电安全等问题。在四团镇杨家宅村、崇明区竖新镇大椿村、宝山区罗泾镇肖泾村,村干部与网格志愿者们同样早做准备,分批走访关怀独居老人、重病、残疾等重点人群。

“寒潮期间,农村地区最担心的就是自来水管子爆裂、取暖器引发的火灾、路面结冰易滑倒等问题,我们在检查用电安全外,还指导村民对外露的供水排水管、阀门等做好包扎保暖措施,嘱咐他们非必要尽量不出门。”杨家宅村党总支书记朱海荣说。

随着“速冻”模式开启,许多街镇还将“温暖触角”延伸至户外工作者。奉贤区奉城镇户外职工接力站这几天都准备了大壶热气腾腾的姜茶,放在保温桶中供户外工作者随时取用,桌上暖宝宝、护手霜、手套等御寒保暖物资也一应俱全。“他们给我们送的姜茶、暖宝宝,特别温馨,加上气温也比较冷,感觉心里特别暖和。”环卫工人陈师傅说。

在嘉定工业区“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点”,叶城环卫工人杨永德也感到十分温暖。“室外风大,能有个地方歇歇脚,喝口热茶,真的很感谢。”连日来,嘉定工业区总工会向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南区)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派送了暖冬热饮,包含维生素C泡腾片、各色茶包,还为环卫工人送上了包含帽子、手套等防寒保暖物资的“温暖礼包”,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户外职工人群的关心。(记者吴越 周楠 沈思怡)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