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经验交流 | 2024年度沪滇协作典型案例三:“六式并举”持续推进 红烛之光温暖边疆

2024年12月09日11:12 |
小字号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2年以来,沪滇两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会商式”组织协调、“联合式”人才培养、“菜单式”资源共享、“嵌入式”送教带培、“互动式”产教融合、“协同式”多方赋能的教育帮扶体系,持续推进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受援地区学校积极探索新时代下育人方式变革的途径与方法,稳步提升办学水平。

2024年,帮扶团队克服了云南省少数民族和边境县高考照顾分大幅减少的影响,在2023年本科上线率提升7.3%的基础上再次提升1%,特别是一本上线率持续增长,人数从2023年的1149人提升到2024年的1539人。

一、“会商式”组织协调,突出机制优化

一是健全考核评选机制。2024年6月,沪滇两地多部门共同组成考核组,完成云南省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首次中期考核工作。考核组对帮扶校长及中层管理人员,主要考核其在正确把握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对帮扶专任教师,主要考核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在岗率,特别是“传帮带”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发挥情况。受到优秀比例30%的限制,考核共评选出12支优秀帮扶团队,其他团队全部为合格,总体帮扶工作成效获得当地肯定。

二是完善教师轮换机制。2024年2月,沪滇两地充分对接被帮扶学校需求情况,按需选派,顺利完成首批85名帮扶教师的轮换工作。两地相关部门在昆明共同召开教育“组团式”帮扶轮换教师欢迎暨行前培训会议,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构建专项援建机制。2024年,上海市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云南“组团式”帮扶学校。同时,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开展教育帮扶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安排专项资金资助云南当地教学一线教师400名,鼓励教师担当作为,比拼奋发。

二、“联合式”人才培养,突出智力交流

为培养当地校长、教师对先进教学管理理念、教育教学制度的理解和应用,沪滇两地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安排援受双方教师研究交流工作。

一是组建帮扶学科组。聚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新高考主要学科,沪滇两地帮扶教师和当地名师共同组成12个“学科组”,由云南省教育厅予以经费支持,为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帮扶教师传帮带作用,助力当地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教学方式创新、学生学习方式优化,带动区域内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二是成立学术研究中心。闵行区帮扶团队在大关一中成立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建立学科中心教研组。邀请上海七宝中学4位学科专家为大关县高中教师围绕教学教研能力提升开设8场讲座,开展集体教研活动60余次,完成教研成果20余项。金山区在墨江一中搭建“留墨成金”教师区域发展平台,邀请上海专家月度驻点指导,建立9个学科名师工作室。黄浦区在澜沧职高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牵线4个“上海市名师工作室”带教青年优秀教师团队。

三是开展师生研修研学。通过沪滇协作资金组织当地近千名学生赴沪研学。云南省每年从重点帮扶县选派400名以上的教师到上海市或省内学校跟岗学习、进修培训,实现帮扶教师与本地教师互助互长、共同进步。

三、“菜单式”资源共享,突出项目统筹

一是注重菜单制定。依托上海学校规范化、系统化教师校本研修模式,与被帮扶学校共同制定个性化“菜单”,实现帮扶地区学校“点菜下单”、上海学校“用心做菜”的精准帮扶。

二是加强硬件建设。根据帮扶学校具体需求,2024年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北闸中学综合楼建设、东川一中科技楼建设、墨江一中多功能科技馆建设等项目建设。

三是提供课程服务。上海宝山教育帮扶团队菜单式提供网络课程资源,通过“特级教师空中课堂”、线上联组教研等方式打造云南“同侪课堂”,为被帮扶学校个性化教研需求提供专业指导。

四、“嵌入式”送教带培,突出师资建设

一是专家送教。由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云南省委组织部和云南省教育厅,组织名师专家团队赴文山州广南十中、马关一中“嵌入式”开展帮扶送教。由上海市多家中学的教育专家、特级、正高级教学名师组成的名师专家团,针对高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英语、历史等学科开展了分学科示范课、听评课和专题分析讲座。文山州近1100名师生受到了专家名师团队的指导和帮助,同时相关学科教研组和云南省内教学名师也进行同堂交流座谈。将上海高校资源向乡村振兴县倾斜,提升被帮扶学校师生文化视野和综合素养。由上海多家高校、职校组成的专家团队走进武定职业高级中学、兰坪县一中、兰坪县职业高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讲座,为师生展示中医传统文化、海派瓷刻技艺等。

二是带培赋能。针对云南省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在云南省委组织部和省教育厅的支持下,2024年专项实施了教育人才带培项目。沪滇合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本土教师队伍。项目从2024起实施,每个项目由1名组长和5-8名成员构成,共遴选出15个项目,由来自上海的校长担任各项目组长。推动带培对象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熟悉新课标、新教材,掌握学校管理方法和策略,增强教育教学综合素质。

三是研课提质。推动带培对象承担或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和教学设计赛事,入选各级各类人才项目。虹口区帮扶团队带领马关一中地理教研组青年教师荣获“九州杯”全国研学课程设计比赛特等奖。嘉定区帮扶团队创新开展“周三开放教学课堂”,组织武定县教师开展观课评课研课活动。浦东新区帮扶的兰坪一中、长宁区帮扶的绿春高级中学实验课入围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评选。浦东新区帮扶的福贡县第一中学2位青年教师在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全国一、二等奖。宝山区帮扶的宣威十中《我爱我“家”》思政课评为省级优秀课例。

五、“互动式”产教融合,突出就业拓展

一是探索中高学历贯通模式。嘉定区帮扶的武定职业高中依托沪滇协作机制成立云南武定乡村振兴学院。“支持云南武定乡村振兴学院打造乡村振兴教育品牌”已被列入教育部与云南省职业教育共建文件中教育部支持政策清单的9项内容之一。该校与云南农业大学开展农村区域发展(村庄经营)专业“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虹口区、徐汇区分别推动马关县民族职业高中、元阳县职业高中实现“3+2”中高贯通培养。

二是优化特色专业设置。虹口区帮扶团队帮扶马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坚持以项目建设推动学校专业发展。紧紧围绕学校特色重点专业建立了民族服饰传承工作室、数字媒体技术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学生茶艺室、数字录播教室、智慧教室等6个项目,3个专业获批文山州2024年特色骨干专业。黄浦区帮扶团队在澜沧职业高级中学引入“韦敏导游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光筑农业集团通过“订单培养”,探索“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与明谦咖啡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共建“从种子到杯子”的市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打造云南省首个与院校合作的SCA咖啡师国际考证点。

三是助力学生精准就业。徐汇区帮扶元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与乐斯福中国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制定了未来三年的专业培训计划,首期培训15名师生。静安区帮扶广南职高团队促成中国第一代汽修大国工匠陶巍大师的工作室参与共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位学生在大师工作室沉浸式培养;沙建华大师工作室参与共建烹饪专业,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广南县民族职高与当地企业联办中草药栽培企业冠名订单班,每年有超过百名学生获得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浦东大酒店、上海汽车集团等优质企业联合培养岗位实习,2024届6名毕业生被上海丽呈酒店集团录用。

六、“协同式”多方赋能,突出素质提升

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导学生感悟新时代新征程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杨浦区帮扶团队开展“石榴花开结同心,携手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沪滇藏三方牵手,组织三方师生开展同课异构公开研讨、主题论坛、专家讲座、主题展示等活动,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结合,分学段有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

二是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浦东新区帮扶的怒江州5所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校联合举办了上海浦东·云南怒江“沪滇情”创未来-低空经济国防教育航空特色活动。泸水市第一中学、福贡一中等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学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并在全国无人机比赛中斩获奖项。长宁区在金平县第一中学指导学生获云南省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说课比赛高中组一等奖。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奥运冠军钟天使到学校开展“弘扬体育精神,共筑沪滇深情”主题宣讲及送教活动。

三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帮扶团队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项国家和省级赛事。闵行区帮扶的永善县溪洛渡高级中学自帮扶以来有21位同学和19位教师获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奖项。杨浦区帮扶的藏文中学参加全国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获得二等奖。静安区帮扶的广南县第十中学1位同学和1位教师获得全国创新作文竞赛三等奖和优秀指导奖。

(来源:上海合作交流)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