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乘电动车不戴头盔 家长疏忽可能酿成大祸

孩子乘电动车不戴头盔 家长疏忽可能酿成大祸
不少家庭日常是驾驶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记者近期蹲守上海多所学校周边观察发现,骑车的家长基本能做到人人佩戴头盔,但不少乘坐电动自行车的孩子没有佩戴头盔,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儿童未佩戴头盔
10月21日17时至17时20分,记者站在黄浦区复兴中路靠近茂名南路的卢湾二中心小学门口进行观察。据统计,共有36名儿童佩戴了头盔,而有8名儿童未佩戴头盔,未佩戴者占比约五分之一。
记者询问一位未给孩子戴头盔的母亲,她表示:“家里距离学校不过三四百米,感觉没有必要戴。”另一位妈妈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我们只需要过两条马路,戴了头盔马上又得摘掉,挺麻烦的。”
还有一位接送人说:“早上是孩子的爸爸送他上学,送完后直接去上班,头盔也被带去了公司。下午换我们老人接就没头盔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有附近晚托班的阿姨骑着电动自行车匆匆忙忙赶来接小朋友。阿姨坦言,平时主要都是步行来接,但今天有点晚了,只能骑车赶过来,而她接的小朋友同样没有佩戴头盔。
10月22日上午8时,记者在位于静安区武定路常德书法幼儿园门口观察了30分钟,这里以步行和骑车送孩子为主,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络绎不绝。记者发现,共有38名家长为幼儿佩戴了头盔,但仍有15名幼儿未佩戴。部分幼儿不仅未戴头盔,甚至站在电动自行车前面的踏板上,接送者带着他们在车流中穿梭。此外,还有一些儿童虽然戴着头盔,但没有系安全扣。
一名家长表示:“我们有时候戴,今天走得急,忘了。”而另一位家长则摇摇头表示,女儿不太愿意戴头盔,“她嫌太重,戴着不舒服”。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一些家长在电动自行车前安装了挡风被,孩子们则蜷缩在挡风被内部。他们当中有不少孩子没戴头盔,而这种挡风被在儿童的头部位置凸起了一小块,狭小的空间使得儿童无法佩戴头盔,这显然存在安全隐患。
10月22日17时25分,记者又来到位于徐汇区永嘉路的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门口,看到前来接学生放学的车辆已经将道路一侧停得满满当当。这条本就不宽敞的马路,在双向通行的情况下,来往车辆行驶缓慢,时不时还有公交车经过,交通比较混乱。在记者观察的30分钟内,有55名学生戴着头盔乘车,而有16个学生未戴头盔。
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家长对儿童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尤其在上学放学的高峰时段,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未佩戴头盔的孩子,还有不少家长在变灯之际飞驰而过,令人担忧。
不戴头盔或酿严重后果
事实上,不戴头盔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早在2021年2月26日,上海市人大已通过《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第三章通行管理第二十二条第五款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佩戴安全头盔。违反此规定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儿童作为乘坐人员,自然也包括在内。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郑继翠介绍,骑电动自行车或乘坐电动自行车时,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头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脑部创伤,甚至危及生命。“不佩戴头盔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脑部创伤上。脑部是人体最为精密和脆弱的器官之一,任何形式的强烈碰撞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郑继翠说,“尽管脑震荡被视作较为轻微的脑部伤害,但如果碰撞力较大,可能会导致颅骨骨折、颅内出血及脑挫伤等更为严重的情况。这些伤害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认知功能障碍、永久性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郑继翠强调,头盔能够有效地减轻外界冲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是骑行者和乘坐者在交通事故中保护头部的第一道防线,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有关研究表明,佩戴头盔可以将骑行者在事故中遭受头部重伤的风险降低约70%。
与此同时,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应当做好示范。同时,家长不仅要提醒孩子,还要主动检查他们是否佩戴好头盔,系好安全扣。只有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交通出行中的安全隐患。(记者 马海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