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签约的背后,有他们的故事→
今年国庆节,同心路990弄迎来好消息,该小区旧住房更新项目在正式签约期首日即达到100%生效。回想最初接到改造任务时的心情,广中路街道八字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宋正宏“仍有忐忑”,“虽然对改造生效我是信心十足,但最终能看到100%签约,想想还很梦幻。”
在100%签约背后,有哪些人的努力?和记者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为残疾家庭分忧的“老杨”
对于同心路990弄的残障人士来说,“老杨”是再熟悉不过了。老杨全名杨家强,是广中路街道派驻到八字桥居委的助残员,前后已有10年了,每次有帮困助残的工作,都是老杨负责通知。本不参与990弄旧住房更新项目的他是主动请缨,“我自己也是残疾人,最了解他们关心什么。”一条腿残疾的老杨,一户户上门走访,为残疾家庭排忧解难。
△杨家强(正中)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8号楼一户居民,“这户人家真的是困难。”老夫妻俩都70多岁了,和一级重残的外甥一起生活,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异。三口人住在公用厨卫的一室户里,条件简陋。沟通中,老杨逐渐明白了老夫妻心里的两个疙瘩:一是家里条件差,搭了天井放了张床,能否算上面积;二是如果改造,势必要搬家,两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和一个不能自理的孩子,怎么搬?为此,这户人家在第一轮征询中就没有签字。
老杨向老夫妻解释,旧住房改造要遵守工作原则和红线。天井属于违法搭建,根据政策,统一不计算在面积内。至于搬家的问题,不管是打包行李、找搬家公司,还是找房源,居委和志愿者一定会帮忙解决。通过这么一番解释,老夫妻俩接受了改造方案,完成了二轮签约。
在走访990弄这七八户残疾家庭的过程中,老杨慢慢了解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残疾家庭在信息接收和理解上有特殊性。有的会将改造误认为拆迁,这个时候就要解释给他们,改造不是拆迁,也不是帮困,而是通过推倒重建,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有的觉得前后要搬两次家,对于肢体或智力残疾的人来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对这一点,经过和街道及居委沟通,保证一定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老杨更能站在残障人士的角度看待问题。“小区重建后会有完备的无障碍设施,大家还能在自家卫生间里装扶手,生活更加安全、便捷。”他口中的这些细节让残障居民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多向往。
主动“上岗”的居民志愿者
在990弄旧住房改造项目中,还有一群人尤为积极。征询过程中,这些居民志愿者每天到居委办公室“上岗”,问问签约率,了解签约情况,遇到在犹豫、自己又熟悉的人家,还要主动去问情况、做工作。张忠祥就是其中一员。
△张忠祥(最右)和邻居欢庆改造生效
张忠祥是党员,也是八字桥居民区四支部书记。二轮签约开始后,他和六七位居民每天都关心着签约率的变化。“预签约期第一天,只有88.6%,觉得挺失落的,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我觉得,这次改造,政府已经给出了这么好的方案和政策,既然我是党员,就要起到自己的作用。”
他发现有一户自己熟悉的老邻居还未签约,便在微信上问起了他们的顾虑。一开始,老邻居对张忠祥的询问很抵触,经过不断交流才把自己的真实顾虑说了出来。原来,老夫妻俩也是担心搬家的事。“这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现在提出来,不管是告诉党支部,还是找书记,一定能帮你们解决。”听了张忠祥的话,老夫妻在签约时便把这项顾虑说了出来,果然得到了街道工作人员肯定的回应。
今年10月1日对于这些居民志愿者也是特别的一天,张忠祥和其他志愿者早早到达现场,等待最后一户居民前来签约,“万一这户居民有什么顾虑,有什么疑问,我们能从居民的角度给他建议和开导。”所幸签约一切顺利,“亲眼见证签约率变成100%,我们真的很开心,很激动。”
随着990弄旧住房改造项目实现100%签约,街道城市更新专班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下一步工作。宋正宏已经开始为特殊人群寻找房源:“残障人士倾向于住一楼,老人租房比较难,我们还会接触养老院、福利院。有的老人家这段时间有空,我们就帮着给他们预约,提前体验一下。”对于可能产生家庭纠纷的居民,更新专班也已开始提供调解服务,“把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都解决了,才能为后续达成100%搬迁做好准备。”
(来源:上海虹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