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文化| 体育

上历博志愿讲解员:让更多人更深认识“光荣之城”

2024年07月16日08:25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上历博志愿讲解员:历史没有成为过去,而是和今天依然有直接的连接

让更多人更深认识“光荣之城”

讲述人:孙岭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志愿者,曾获上历博“馆内外最佳导览奖”“最受观众欢迎志愿者”称号及2024年度上海市博物馆“荣誉市民”称号。

记者 李君娜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这里既有高潮时的风起云涌,也有低谷时的艰难险阻。中共中央在上海时期的革命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6月14日,在完成了又一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三楼常设展讲解后,志愿讲解员孙岭拿出了“光荣之城——上海市革命场馆联盟红色文物史料展”讲解词,开始预习背诵。

她穿着志愿者的红色工作服,胸卡挂绳上别着她收集的各式博物馆徽章,其中一个是上历博开馆纪念徽章。从2018年3月26日上历博正式开馆当日担任志愿讲解员至今,孙岭已经在这个岗位上迎来第7年。

“从事博物馆志愿讲解,是我人生下半场最美好的遇见。”孙岭说,“作为上海市民,我在上海这座‘光荣之城’服务公众的同时,也收获了极其珍贵的个人成长。不忘初心,双向奔赴,志愿讲解依然会是我未来生活的核心。”

遇到上海解放的亲历者

2017年,全职妈妈孙岭在志愿者网站上看到上历博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很快寄出了申请表。“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让自己和社会多建立一些联系。”

幸运的是,孙岭很快接到了面试通知。“上历博为我们提供了非常系统的培训,有专家讲座、策展人导览、讲解示范,还开出了阅读清单。”

作为一个志愿者“小白”,她满心欢喜地全力以赴。为了对展品和讲解词有更立体的认知,孙岭和“志友”们一起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探索历史留痕。三个月后,孙岭通过了严格的讲解考核。

正式开馆当日,孙岭成为上历博第一批志愿讲解员。那天的讲解,她记忆犹新。“当我讲到,1949年5月27日清晨,进入上海的解放军战士不扰民,夜晚他们抱着枪在马路上露宿时,现场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说,当年她在淮海路上亲眼见到了这一场景。”孙岭回忆,“我当时非常感动。作为一个讲解员,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来自教科书和讲解词,没想到能遇到历史的亲历者。”

观众总能为讲解词添素材

上历博展厅大楼里的每一样展品,对孙岭来说,都是“如数家珍”。在讲解现场,观众的互动也总能给孙岭的讲解词补充新鲜、生动的素材。

上海人徐光启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当年,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地区闹灾荒,是他力排众议研究番薯生长情况,并写成《甘薯疏》成为番薯种植的教科书。孙岭说,有一次,她讲解到这处时,观众中有一位来自光启小学的老师,说光启小学每年还会组织学生种番薯来纪念徐光启。“自此,我的讲解词就增加了这个细节。原来,我们以为的历史并没有完全成为过去,而是和今天依然有着直接的连接。”

每一次讲解,孙岭身边的听众总是越聚越多。她的讲解风格亲切、专业,很受观展者欢迎。即将展出的“光荣之城——上海市革命场馆联盟红色文物史料展”,光讲解词就超过一万字,里面涉及的史料数据全是“干货”,需要孙岭仔细识记。

走出展厅讲解红色文化

作为上海最早推出City Walk(城市漫步)的专业博物馆机构,上历博为志愿者提供的讲解平台不局限于博物馆展厅,它的志愿服务延伸到了展厅外。

孙岭和她的志愿者同仁们,在以人民广场为原点的两公里范围内,用建筑可阅读的方式来讲述上海的“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

“一个小时候住在南京路后来移民到新加坡的‘老上海’,听了一回讲解后又把弟弟叫来重新听了一遍。还有不少参加活动的‘老上海’会感叹:‘我们在这儿生活了三四十年,却是第一次这么深入地了解这片区域的前世今生’。”来自观众的类似反馈,也是让孙岭对志愿服务乐此不疲的巨大动力。孙岭说:“这样的线路至少有7条,作为讲解者的我们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在上历博,和孙岭一样的志愿讲解员有100多人。她们有一个微信大群,志愿者们经常在里面进行工作接龙。在孙岭的影响下,她的不少老同事、朋友也加入上海各博物馆的志愿者队伍中。“回望当时申请志愿工作的初心,如今收获的不仅仅是和社会建立更多的联系。”孙岭说,“一次次的讲解,丰富完善了自己的历史认知,尤其是更深入地了解到上海的革命历史,使我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了更真切的感恩之心。”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