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到靠近在建乐高乐园与金山北站的村庄,唤醒这里“沉睡的流量”……

近日,在金山区枫泾镇泖桥村,一群大人簇拥着14岁的姚姚(化名)为他过生日。点蜡烛、唱生日歌、许愿、切蛋糕,平淡温馨的场面,传递出的却是超越了表面意义的温暖,同时,这也是一条延续了将近3年的爱心公益“脉络”。
2021年3月,第二批金山区驻村指导员张一波被选派到枫泾镇泖桥村,在工作走访中,他发现了处在心理困境中的姚姚。困境儿童,有着种种天赋却缩在内心小角落拒绝与外界交流。在驻村2年中,张一波给了姚姚许多帮助,直到2023年2月底,张一波驻村期满,而他的“继任者”——到金山区枫泾镇泖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金涛以及爱驻同心社区创新发展中心负责人周金晶接过了关注姚姚成长的使命。
暖意催开心门,如今的姚姚已经变得更加快乐,也开始参与爱驻同心社区创新发展中心的一些公益活动。
“2023年是忙碌的一年,我们从‘种玉米’开始,到为更多金山农产品带货。我们请小朋友来摘玉米,现在已经组织了更多辐射金山的研学路线。我们邀请企业关注金山,已经成功吸引来十几家企业在枫泾注册落户。”周金晶介绍说。
踏遍长三角,选中一块“沉睡流量”做试验田
2021年,已经从事公益组织工作3年的周金晶参加了一场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21年社区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培训班(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此后,她花了2个月时间走了长三角多个乡村,最后选中了泖桥村作为公益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力点”。
其实在调研中,条件更好的村子多得是。泖桥村没有物产资源、没有自然风光资源,没有基础产业。然而周金晶却看到了它无法被替代的可贵之处:“从上海虹桥站坐高铁到金山北站只需要18分钟,从金山北站到村委会,只有2.3公里,骑车只需要12分钟。村子旁边是正在建设的上海乐高乐园。”周金晶要做的,就是唤醒这片守着“流量”沉睡的土地,为它量身定做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
周金晶了解到在社会组织进入乡村之前,40名市、区驻村指导员来到金山区各村,他们为各自驻扎的村子带来了一些项目,并且开拓出了一条“党建+帮扶+公益+志愿”的操作路径,创立起了一个名为“爱驻金山”的公益品牌。2022年春节,周金晶策划了一场“常回家看看”的活动,邀请往期驻村指导员、社会爱心人士来到泖桥村的“驻村指导员”之家,探望村中老人,一起吃顿年夜饭。
在这次活动上,周金晶认识了2021年3月来到泖桥村的驻村指导员张一波。做为曾经的金山区驻村工作组组长,张一波负责同一批次40名驻村指导员的联络工作,并且以“一村一亩”的形式在泖桥村开辟了40亩土地种植糯玉米,其收入用于帮助各村的困难人群。“我们驻村时间有限,而这个公益品牌要一直做下去”,张一波说。周金晶的出现,恰好解决了公益品牌运营的人员和机构问题。而糯玉米项目也给周金晶送来了在公益领域发力的“抓手”。
在讨论中,“乡村振兴助力员”这一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在乡村振兴事务中的角色名称也确定了下来。周金晶在枫泾镇泖桥村发起设立“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申请注册了“爱驻同心”社会组织,持续打出了“爱驻金山,你我同心”的口号,开始打造一个“不撤退”的乡村振兴工作站。
接力孵化驻村指导们播种的“种子”,“爱驻同心”将40亩糯玉米带来的社会效益又向纵深挖掘了一层。
“种玉米”开始,多要素交织乡村振兴助力网
买了一张上下铺,驻扎进泖桥村村委会,吃住都在那里。周金晶一开始对于自己要做什么思考得很乱:“尝试引入多重要素资源,然后‘加热’,期待发生化学反应。”
2022年6月,由金山当地乡村振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驻村指导员、村干部、村业余足球爱好者、公益志愿者等为成员的多支乡村球队组建了起来,先后在崇明、闵行、金山开展了各项足球友谊赛。此外,还与金山区体育中心达成合作组织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公益足球赛。比赛的规则是:进一个球,就由“爱驻同心-乡村振兴”公益基金捐出一笔钱,用于助农、困难老人儿童帮扶等乡村振兴项目。这一公益球赛后来就成了“爱驻同心”的一个品牌活动。
2022年7月,“党建引领新力量,乡村筑梦新时代”活动在泖桥村玉米基地举办。活动上,哈啰单车向泖桥村捐赠了60部共享单车,解决居民们村域内的短途出行问题。活动当天,周金晶做为新社会组织助力员同驻村指导员、新经济企业爱心员一同登场亮相,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新兴力量。与此同时,旺旺集团、飞利浦、进口纽湾等企业送来的总价100万元的物资在几天内陆续运抵,堆满了周金晶的办公室,以支持慰问困难人群、独居老人以及各类公益活动的开展。
资源持续向内聚拢,而影响需要向外辐射。2023年端午节,正是泖桥村玉米基地的丰收时节。周金晶在那天组织了一场城市孩子进村采摘玉米的活动。邀家长带着孩子来认识农村、体验农活,带走亲手采摘的玉米,留下助力乡村振兴的捐款。采用采摘体验代替原先的礼盒出售后,孩子们有了参与性更强的社会实践基地,而玉米基地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采摘活动奇妙地交互了资源和需求,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这就是优秀公益活动的魅力。
就如同在土地撒下各类种子,然后精心浇灌、组合,随着思路越来越清晰,一个繁花盛开的未来也逐渐浮现在周金晶的眼前。
从泖桥出发,向外推广乡村振兴经验
随着“热度”向外辐射,“爱驻同心”的公益伙伴也越来越多。2024年刚刚开局,周金晶的行动越来越流畅。
2023年6月,泖桥村玉米基地遭遇水灾,抢收和销售成了大问题。在韵达基金会的帮助下,采收下来的玉米被快速送往城市社区。此后,更多农产品通过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金山网点安全、快速到达末端消费者手中。2024年1月3日,“爱驻同心”与上海韵达公益基金会进行了乡村振兴交流座谈会。“爱驻同心”向上海韵达公益基金会回赠了一块写有“‘乡村振兴’公益助农项目爱心公益伙伴”的牌匾,并将在“韵∙苗”助学、“韵∙情”助困、“韵∙语”助翼等公益项目上开展持续合作。
2023年秋收时,“爱驻同心”推出了“益田稻米”公益活动,邀请城市小小志愿者参与农耕农作。而就在今年1月,又推出了“一亩田”认领活动,众多企业前来参与。这些活动的收益都将继续用于服务农村弱势群体。
目前,“爱驻同心”正在推动上海公益新天地运管方上海市浦江社会组织促进中心、上海公益创业基地运管方上海颂鼎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和泖桥村的合作。三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围绕“物理空间、社交空间、网络空间、资源空间”,合力打造泖桥村“乡村社区社会组织共创空间”,探索用社会组织力量为乡村振兴蹚出一条“公益”新路。
“接下来,我还要召集金山区域内的优秀女农人‘成团’,还想要开展农产品的带货直播,一个新的驻村品牌‘金小驻’的弟弟‘金小菇’也正在设计中。”周金晶畅想着不远的未来。而与此同时,她已经在上海市的闵行区、奉贤区和崇明区孵化同类组织,把泖桥村的成功经验移植过去,静待花开。
(来源:i金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