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政协委员秦文波:心系科技创新 履职无处不在
今年上海两会开幕前,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院长秦文波收到一份“大礼”——在他的争取下,上海市政协将首次设立的科技界别委员工作室放在了上海科学院。
“对我这样首次履职的政协委员来说,这是市政协给予的莫大肯定和信任。”秦文波说,委员工作室是链接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纽带。通过这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台,政协委员能听到界别里的更多民声,与基层的科技工作者有更多面对面交流、议政的机会。“‘接地气’,对于政协委员履职尽责至关重要。”秦文波说。
秦文波委员讲述履职故事。王文娟摄
秦文波曾当选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23年,他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从人大代表到政协委员,角色的转换让他首先感受到履职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大更多的是立法监督、执法检查,而政协突出民主监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社会和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寻找解决之道、积极建言献策,这是我当好一名政协委员的初心。”
去年一年,围绕“打造未来产业的‘核爆点’”,秦文波数次参与上海市政协组织的珠三角科创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创新生态。“比如东莞建设运行大科学装置,不仅要为科研服务,还充分考虑产业的集聚和体系的搭建,在建设过程中就以项目为牵引,吸引产业加快集聚。围绕大科学装置,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组成的创新联合体,创新活力十足。”他说,“这对我们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很有启发。”
“科创中心需要全体科技工作者和科学共同体的努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是哪一家能够单独完成的。我们要从跟跑到并跑、领跑,就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由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建立创新联合体共同发力。”调研归来,秦文波以所感所悟写就了“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助力上海科技创新”的提案。
“创新需要摆脱单打独斗的模式”“尽早研究出台上海市级层面的支持创新联合体工作指引或备案文件” “设立专项开展有组织的科研,解决过去一些应用技术领域普遍存在的研发力量分散、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提案字里行间,透出秦文波在平时履职工作中的深思熟虑、深入调研、反复论证。
除了这份科技创新相关提案,秦文波带到会上的另一份提案,是有关加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社区筛查与早期预防的建议。被问到为何两份提案看上去完全不搭界,秦文波笑言:“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
原来,上海科学院有一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技术,已经在浦东地区70万人群中试点验证多年。同时,他发现,在许多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脑卒中的预防与筛查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许多和老年人相关的社会问题日渐显现,比如,部分老年人不会用手机上的网约车软件、在路边扬招又很难打到车,以及老年人成为电信诈骗主要的受害群体等等,这些问题也都成为秦文波关注的对象。
秦文波将这些日常观察到的、工作中遇到的、履职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全部记在自己的履职调研簿上,一项项跟踪了解分析。而提案提交前,都要经过自己细致的调查研究和严谨的科学验证。
“科技创新无处不在,同样,委员履职也是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秦文波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