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有哪些精彩天象值得期待?一起来看看吧

日全环食、月掩金星、英仙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2023年这些美丽的天象还历历在目,你是否也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2024年都有哪些精彩天象了呢?跟着上海天文馆来做一个快速预览吧,详见↓
I.
日月食
我们通常将日月食作为“特殊天象”来对待,尤其是日全食和日环食,由于其发生时地球上只有少部分地区可见,更是得到广泛关注。
2024年共有2次日食、2次月食,总体上说不算多。然而,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2024年这4次日月食似乎与我们中国的观众没多大关系。
3月25日半影月食 食甚15:12:50 中国看不见
4月9日日全食 食甚02:17:18 中国看不见
9月18日月偏食 食甚10:44:14 中国看不见
10月3日日环食 食甚02:45:02 中国看不见
以上时间均为北京时间。你看,日食都发生在夜里,月食都发生在白天,所以结论就是——中国境内不可见。而从全球范围讲,两次日食肯定是2024年最重磅的天象之一。
1、 4月9日日全食
这次全食带从太平洋东部开始,经过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极东南部,进入大西洋西北部结束,因而又被俗称为“2024北美日全食”。全食带宽约200公里,食延约4分半,日全食发生在当地时间4月8日中午及午后,观赏性比较强。全食带将经过美国圣安东尼奥、奥斯汀、达拉斯、印第安纳波利斯、克利夫兰等大城市。可以想见,这些地方,尤其是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的一些地方,将迎来世界各地的“追日者”。
2、 10月3日日环食
这次环食带从太平洋东南部开始,经过智利南部、阿根廷南部,在大西洋西南部结束。所以和4月9日日全食一样,由于时差的关系,日环食发生时,当地时间还是10月2日,但我们早已进入10月3日。 本次环食带宽约264km,环食带虽然很长,但是陆地上只有智利南部和阿根廷南部极少数地区才能见到;加之日环食视觉效果比日全食差了许多,因此,预计不会有大批游客涌入。
2024年10月3日(世界时10月2日)日环食见食范围(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II.
流星雨
每年的流星雨有上百场之多,但比较适合公众来欣赏,有一定“雨量”的流星雨不过10场。象限仪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因它们极大期的ZHR(流星天顶时率,理想条件下每小时流星数)往往超过100,被并称为“全年三大流星雨”。然而2024年这三场流星雨不免让人有些失望。象限仪座流星雨和双子座流星雨几乎全程有月亮相伴;英仙座流星雨在前半夜会遇到月光干扰。可见,要达到像2023年双子座流星雨这样量大+亮多+无月+晴夜+周末的“完美流星雨”也是不容易的。
2024年主要流星雨(来源:上海天文馆/施韡)
III.
行星
对地球轨道内侧的行星(水星、金星)而言,最佳的观测时机是东大距和西大距,指的是行星与太阳之间角度最大,行星能最大限度“逃离”明亮的阳光。而对地球轨道外侧的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而言,冲是最好的时机,指行星与太阳相距约180°,行星被照亮部分接近100%,且日落后即升起,整夜可见。2024年各行星的最佳观测时机如下:
水星:西大距日期为 1 月 12 日、5 月 10 日、9 月 5 日、12 月 25 日,日出前不久位于东方低空。
水星:东大距日期为 3 月 25 日、7 月 22 日、11 月 16 日,日落后不久位于西方低空。
金星:无大距。上半年晨星,下半年昏星。
火星:无冲日。后半夜可见,观测条件越来越好。
木星:12 月 8 日冲。
土星:9 月 8 日冲。
天王星:11 月 17 日冲。
海王星:9 月 21 日冲。
2024年五大行星观测条件(来源:上海天文馆)
IV.
月相
本年度有15 个朔(新月)和 14 个望(满月)。最小满月发生在2 月 24 日20:30:25,地月距 405917.31 公里;最大满月发生在10 月 17 日 19:26:23,地月距 357367.53 公里。最大满月比最小满月大 13.59%。值得一提的是,最大满月和最小满月都适合中国观众欣赏,尤其是最大满月,月亮最圆时刻发生在月升后不久,视错觉会让我们感觉月亮似乎更大了些。
V.
月掩行星
1、 月掩土星
月掩土星是指月亮遮掩土星的过程。由于土星的形态很有特点,月掩土星也成为所有月掩行星中最好看的一个。月掩土星也存在一定规律,每过5、6年会集中地出现“一批”,连续数月都能发生。
这一轮月掩土星从 2024年3月9日至2025年2月28日。我国境内可见两次,分别是2024年7月25日、2024年10月15日。其中,7月25日这次发生在日出时分,观测条件西部优于东部、南方优于北方。例如上海掩星开始的时候刚好日出,广州以西很多地方就可以在日出前见到掩星全程。10月15日这次临近月落,只有西部地区可见掩星全程。
2、 月掩火星
2024年5月5日有一次白昼月掩火星,时间大致在10点30分至12点之间(各地时间不同)。
VI.
彗星
1、 C/2023 A3(紫金山-ATLAS)
2023年初,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小行星陆地撞击最后报警系统(ATLAS)分别观测到一颗新彗星,被命名为C/2023 A3(Tsuchinshan-ATLAS),中文名为“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预计它将在2024年9月27日过近日点,10月12日过近地点。9月至10月它将达到肉眼可见度,甚至有人预测最亮可达到0等至-4等!它有望成为2020年新智彗星NEOWISE (C/2020 F3) 以来最明亮的彗星。
预计上半年,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的亮度都在10等以下。1-3月后半夜可见,5月几乎整夜可见,6、7月份黄昏中可见,但是北半球正值盛夏,昼长夜短,可见时间不多。8月距离太阳过近不可见。9月中旬起,成为“晨星”,日出前现于东方曙光中,视星等迅速攀升至1等,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彗尾。9月底到到10月初,可能是它最华丽的时间段,然而地平高度很低,想见它必须选择东方地势开阔、空气通透的地方。10月中旬起,它将再次出现在西方暮色之中,观测的难度降低不少,但亮度也会迅速降低。
2、庞斯-布鲁克斯彗星
庞斯-布鲁克斯彗星(12P/Pons-Brooks)是一颗哈雷型彗星,轨道周期为71年,是已知最亮的周期性彗星之一,由让-路易斯·庞斯于1812年发现,1883年由威廉·罗伯特·布鲁克斯再次发现。
本轮回归过近日点日期为2024年4月21日,亮度可能达到4.2。理论上说肉眼可见,然而,日距角比较小,观测难度颇大。近日点之前,北半球可见,近日点之后南半球更适合。
资料:上海天文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