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学科研竞争力报告:成果转化量有待进步

医学科研竞争力报告:成果转化量有待进步
2023年度医学科研竞争力分析报告昨天出炉。此次报告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处指导下,由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市卫生经济学会共同主办。报告评价覆盖38家市级医院、30家区级医院。市级医院排名前20名中,第一方阵(中山、瑞金、市九、仁济、华山)继续保持,一妇婴、岳阳医院进步显著,肿瘤医院、眼耳鼻喉科医院持续前行。
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科研管理事务部副主任牛玉宏解读报告称,放大科研竞争力前20医疗机构的二级指标可见,中山医院无论投入还是产出,均位列第一;仁济医院在人力资源方面,瑞金医院在科研项目及人才学科基地方面拔得头筹。学科排名中,肿瘤学科一马当先,实验诊断学、药剂学等看似辅助的学科后劲十足。实验诊断学领域,东方医院去年完成单笔成果转化,金额高达6000万元,反映其科研实力在所有学科中有突出进步。仁济医院药剂学无论科研还是成果,均持续保持进步态势。
今年上海38家市级医院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体有很大进步。其中,重点研发计划比去年增加56项,国家立项项目整体增加,进一步提升三级医院研究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较2021年增加79项。专利授权方面,2022年市级医院共计675项,比2021年增加227项。成果转化方面,今年22家医院实现成果转化,转化专利数为183项。
专家直言,尽管成果转化备受重视,各种政策持续跟进,但转化量增幅不大,建议医院从成果规划、质量等方面找原因,提高布局效率,促进更多转化。
报告覆盖30家区级医院(16家三级乙等医院、14家二级甲等医院)。前10名排名可见:同仁医院以较大优势稳居第一,四院大幅度攀升至第二,金山医院进步至第六名、周浦医院也首度跻身前十。这些医院的科研进步可圈可点。作为区级医院里最有科研竞争力者,同仁医院投入、产出、科研项目等多维度指标均居首位。(记者 顾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