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手术台,民族团结大舞台——记上海援疆医生、喀什二院心内科主任陈庆兴
三尺手术台,也是民族团结的大舞台。在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上,有位年轻的上海援疆医生,作为全国19个省市援疆医疗队中的唯一代表在会上受到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接见并作交流发言。他就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的上海市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队员、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陈庆兴。
图为新闻联播报道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右二为陈庆兴医生
入疆200天来,他累计成功完成166例射频消融手术,手术量是喀什地区第一季度手术量7倍,填补了9项南疆及地区技术空白。
填补技术空白,打造南疆最大心律失常诊疗中心
如果问他,哪一台手术最让他难忘?他会从手机里找出一张珍藏的照片,那是一位民族同胞躺在手术台上与他握手的照片。
这位中年妇女,是一位反复晕厥、复杂的频发室早患者,辗转南疆三家医院得不到有效救治,慕名来找陈庆兴看病。这台手术很难,因为病人心脏的病灶位于心外膜,同时合并心脏血管畸形,手术风险大且导管非常难到达。经过三个小时手术,就差最后一口气,管子始终无法到达心外膜靶点。当他准备放弃时,那个中年妇女病人哭着对他说,“陈主任,能不能替我再努力一下”。她爱人在内地工作,孩子还在读初中,老人生病,家里全靠她。听完翻译,陈庆兴的心被触动了,决定再坚持一下,再试一试。又经过二小时奋战,手术终于取得了成功。当他脱下近15公斤重的铅衣时,满身大汗,如释重负。收拾完毕,正准备离开时,病人躺在手术台上,用他听不懂的柯尔克孜语表示,一定要同他握手以表达感激,并且紧紧握住不松手。“那一刻,我作为一名医师的快乐油然而生,同时我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援疆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再多付出,也是值得的。” 陈庆兴说道。
图为陈庆兴医生在开展手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陈庆兴说,“中山医院心内科对新疆帮扶力度很大,心内科葛均波院士连续六七年举办沪喀心血管大会,这种援疆情怀,也在我们心中萌芽。”
心血管疾病,是南疆地区的高发病和新疆疾病谱第一死因,而心律失常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如不及时诊治,会引起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致残、致死,是新疆地区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威胁。如何提升喀什地区心律失常的规范诊疗技术是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陈庆兴今年报名参加了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4月到达喀什二院心内科后,他就敏锐地认识到该类疾病的诊疗,是提高地区人均寿命的主要抓手之一。然而南疆地区该疾病的诊疗水平却十分落后,绝大多数患者都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科室治疗理念相较内地差距10-20年。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国际公认“金标准”,而南疆地区的该技术却是空白,因为此类手术存在理论知识要求高、操作难度大、风险难测,故被誉为心脏介入手术“皇冠上的明珠”。整个喀什地区第一季度仅开展23例,基本上还是依赖内地专家不定期来喀什的会诊手术。
陈庆兴决定从“零”开始,通过建立房颤患者术前常规食道心超排除血栓流程,开设南疆首个心律失常射频消融门诊,组建喀什二院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救治小组,建设南疆最大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心,优化了急诊心律失常救治流程,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
图为陈庆兴医生查房
就这样,陈庆兴医师日夜奔波在喀什二院的门诊、急诊、病房、导管室,入疆200天来,个人累计成功完成166例射频消融手术,累计填补了南疆及地区该领域的技术9项空白,其中包含南疆首例经房间隔途径消融希氏旁室性心律失常,心腔内超声指导房颤射频消融,心腔内超声指导左后乳头肌室早射频消融,首例幼儿室上速射频消融术,首例心外膜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首例左室顶部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消融等等,解除了困扰病人多年的痛苦。有的病人出院时,特地到病房三次,一定要亲自向陈庆兴表达感谢。
图为患者及家属向陈庆兴医生赠送锦旗
不仅是输血,更讲求造血
落实“传帮带”
如果问他,哪件事让他最开心?莫过于看到徒弟的成长。
10月28日,他在朋友圈写道,“这几天,连续每天5台手术,这强度还是有几分中山医院的感觉。这几天的病人,貌似his旁的室早,在三尖瓣环12点解决了;貌似his旁的旁道,在his上分毫不差波澜不惊地解决了;还有自发左房疤痕依赖的多种房扑,V7轻松拿捏了。最重要的,也是最开心的是,昨天手术间歇期出去开会,回来时学生(维尼拉和艾买提江医师)自己把一台室上速解决了;今天另一个学生,全程在我的语言辅助下,打了3个圈圈都单圈隔离,而且还有几分我亲自操刀感觉!”
自从2010年上海医疗“组团式”援建喀什二院以来,一直有着“师带徒”的帮扶策略,而陈庆兴是喀什二院“全天候”式带教学生最多的援疆专家,24小时(含急诊)带教3名学生,为了尽快提升当地医生的临床诊治水平,珍惜好宝贵的援疆时间,他每时每刻都要求有一名学生在院候教,老师不换学生换。
图为陈庆兴医生带教徒弟
身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起搏电生理介入培训基地教学秘书的他,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不管在南疆哪个地方哪家医院,只要有手术,都一定抓住宝贵的教学机会,有教无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常常是手术1小时,教学2小时,尽可能地借机把最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一线医生共享,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全部做完之后,再去吃饭,为此,他经常晚上11点、12点才能回来吃饭。“最可喜的是,两名学生经过4个月的强化学习,可以独立完成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上速的射频消融了”,陈庆兴根据他们的基础,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从基础理论知识到心脏解剖,再到导管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循序渐进,周末在模拟器上练习,日后可逐步胜任更复杂的心律失常手术。
陈庆兴不仅关注临床诊疗技术的传授,也重视更实用的临床科研,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临床问题,鼓励提问、总结、“手把手”教授统计学方法,组建心内科科研小组,指导阅读文献,制定课题方向,定期开展组会,联系后方医院开展同质化培训,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完善的临床资料数据库,目前已辅导3名学生成功申报一项新疆自治区课题,一项喀什地区课题,撰写两篇SCI论文投稿待发表。
同时,他还利用周末时间,多次受邀到泽普、叶城、伽师等地进行科普宣教、讲座,加强心律失常医联体工作,将组团式援疆力量向基层延伸,真正做到一个带一片。
加强沪喀联动
最大程度发挥组团援疆优势
如果问他,什么事情让他感到最幸运?他会说,有幸参与并见证,南疆首例、国内第二例、跨度最远的5G远程心脏介入手术顺利开展。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上海组团式援疆”的结构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管理优势,陈庆兴架起了喀什二院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之间的桥梁。每当喀什二院心内科遇到疑难罕见病例或经济困难的患者,他就通过前期喀什二院建设的南疆首个远程医疗诊治中心,直接连线葛均波院士团队以及中山医院“心肝宝贝计划”慈善基金寻求技术和资金支持,由母体医院心血管专家小组会诊及治疗,累计惠及10余名患者,让患者在喀什本地就得到“上海顶尖技术和上海慈善力量”的帮助,有效解决了患者就医“急难愁盼”的痛苦。
为进一步提升喀什二院冠脉介入诊治水平,实现沪喀介入手术“零距离”,陈庆兴牢记中山医院胸怀“国之大者”的理想抱负和医院文化,牢记葛均波院士临行前的再三嘱托,积极将上海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引入新疆,筹建喀什二院葛均波院士疑难心血管病西部远程工作室,开展5G远程心血管手术,努力将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与喀什二院心内科零距离地结合,更好地造福喀什地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
陈庆兴与上海市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领队、喀什二院院长陈尉华,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沈雳教授、裴志强博士、王瑞博士)一起,前后筹划3个月,汇报修改伦理,5G专网布局,实验条件筹备,协调安排各方工作,11月,终于成功实施了南疆首例跨越沪喀两地5000公里的5G远程泛血管介入机器人辅助动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在上海主端控制手术机器人,手术在位于祖国最西部的喀什二院导管室内顺利实施。这项技术的成功,为我国5G超远程+血管介入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奠定了新的里程碑。
图为上海中山医院现场,葛均波院士团队远程操作机器人
陈庆兴兴奋地表示,5G远程手术引领医学潮流,距离将不再是问题,技术才是关键,今后在上海就可以技术援疆,依靠上海和中山医院的技术,就可以造福南疆百姓,真正做到大病不出疆!
图为陈庆兴医生与喀什二院院长陈尉华及本土专家见证5G远程手术过程
“援疆只有开始,援疆一直在路上”,秉承着这样的信念,陈庆兴一直孜孜不倦地奔波在南疆的辽阔大地上,将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心脏介入手术皇冠上的明珠播及南疆大地,最大程度解决各族人民群众的疾苦,为南疆人民健康奉献上海智慧和上海力量。
三尺手术台,是他挥洒汗水和青春的舞台,他把温暖注入南疆患者的心田,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桥。
(来源:上海援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