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环城生态公园带将为城市筑牢绿色基底,2035年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大生态圈

上海今年将再推动9座环上公园开工

2023年10月04日07:40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上海正在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外环绿带及周边的一大批生态空间将对标城市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加上一批新打造的公园绿地,形成一个结构紧密的生态网络空间,为市民提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城市发展筑牢绿色基底。

2021年,上海在“一江一河”后加了“一带”——全面启动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位于环城生态公园带上的公园又称“环上公园”。到2035年,上海将形成一个以外环绿带为骨架,向内连接10片楔形绿地,向外连接17条生态间隔带,与“五个新城”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密切衔接的宜居宜业宜游大生态圈。

目前,浦东沔青公园、金海湿地公园等首批7座环上公园已建成开放。闵行春申公园、锦梅公园等第二批10座环上公园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建成开放。今年,上海还将推动9座环上公园实现开工建设。

保留自然基底,给生生不息“留白”

在沔青公园,2万平方米的墨西哥落羽杉林显得很安静,游客在杉林的“掩护”下,尽情观赏湖边悠闲游泳的黑水鸡。

“你现在看到的样子,和2015年的样子没有太大差异。”浦东新区林业站副站长沈青云表示,沔青公园不搞大拆大建,保留自然基底,主要功能是服务市民亲近自然、享受野趣的需求,同时尽量减少对在这里安家的野生动物的影响。

指着平面导览图上的一个白圈,沈青云说,这条环形主干道就是人与自然的“分水岭”,环内是游客的主要活动区域,环外尤其是靠近外环南河的公园北侧,则“让”给野生动物,整个改造过程中,这些区域坚持“没必要就不动”的原则,建成后,只保留最低限度的人工养护。

野生动物似乎感受到人类的善意,去年底开放后,沔青公园监测到的野生动物种类不断增加,截至目前有棕背伯劳、远东山雀、暗黑鳃金龟、黄蜻、中华鳑鲏、泥鳅等21种。

外环线以西、中槎浦以东的绥德公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盲目地为添加新功能而“大刀阔斧”改造,坚决不破坏十几二十年好不容易“沉淀”下来的自然基底和生物多样性系统。

“公园北面的栈道离河岸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东面跨河的部分也在原有设计上有所回缩,都是为了给黑枕黄鹂让路,给生生不息‘留白’。”嘉定区园林绿化管理所规划建设科科长杨薇娇表示,在前期调研中,他们发现原本看中的多个可以修桥铺路的地方,均有黑枕黄鹂筑巢。

这些可爱的精灵,就是最好的美景。于是,设计方主动退让出百米以上的空间,让路、桥改道。游客的足迹无法遍及公园的每一个角落,会错过一些河边美景,但当金黄色的黑枕黄鹂在林间起舞,发出清脆迷人的鸣叫时,带来的是成倍的惊喜和满足。

周边居民既是享受者,也是“建设者”

高品质的公园绿地,与其为邻的人们既是享受者,也是“建设者”。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的打造,从规划立项阶段就有一个特点:怎么设计、建设,主要听市民的,花了大量时间对公园周边的居民进行调研、走访。

2021年9月至11月,环城生态公园带总体规划尚处于编制阶段,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就启动了“金点子”征集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各渠道征集了4200多条来自市民的真知灼见。其中,25条“金点子”在首批环上公园规划建设时被采纳。

沔青公园“海棠春归”岛上中西杂糅的建筑就是许多康桥居民的点子。从这些装饰着欧式风格彩色玻璃的中式亭台楼阁中,可以一窥浦东四大古镇之一——横沔古镇的“江南海派民居风貌”。公园与小岛连接处的牌坊上,还刻有琵琶古乐谱,因为康桥镇是“琵琶之乡”。随处可见的横沔水乡民俗文化让当地居民倍感亲切。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表示,上海公园城市建设将常态化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回应和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责编:马作鹏、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