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社会| 法治

半年绿色出行换3个月公交免单,上海碳普惠加速

2023年07月13日11:24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原标题:半年绿色出行换来3个月公交免单,上海碳普惠加速

全国低碳日上海主题宣传活动举行,涌现不少碳普惠解决方案

半年绿色出行换来3个月免费畅行

上海去年突破40℃的酷热天数占近150年来总数的三分之一,极端高温、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频率将明显升高。但眼下,这样的威胁还不足以激发多数人自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热情。究其原因,一方面缺乏公认的、易操作的“标尺”去量化个人在节能减碳方面所作的努力,另一方面,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碳普惠如何普及、普惠?在昨天举行的2023年全国低碳日上海主题宣传活动上涌现不少解决方案。

免费乘坐公交地铁轮渡

3位市民代表在今年上半年通过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取得显著的减排效果,并用碳减排量兑换了“绿色畅行专属权益卡”。从即日起的3个月内,可使用“随申行”App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地铁、轮渡。此次活动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主办,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解放日报文化传播中心承办。

“半年里我坐了195次地铁、146次公交,总共减少碳排放705.23公斤。”市民韩一帆坦言,自己通过活动才发现,原来一个人坚持半年绿色出行就能对环保做出那么大的贡献,更令人振奋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充分激励。公交“免单”3个月,这样的碳普惠谁能不爱?

更多市民即日起将享受到绿色出行带来的碳普惠,使用“随申行”App或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的“上海城市出行码”乘坐地铁、公交、轮渡,获得相应的减排量,日后将计入上海市个人碳账户进行碳积分的转换、查询与消纳。

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了解到,绿色出行碳普惠的应用场景还将逐步对接上海交通卡App、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云闪付、哈啰单车等平台的绿色出行数据,让更多市民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碳普惠、记录“碳足迹”,积极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体系

去年公布的《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就提出,上海将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扩大”的原则,将个人衣、食、住、行、用等生活中有效的低碳行为逐步开发为标准化的个人减排场景,继而探索建立面向公众的个人碳账户体系,在部分区域先行开展个人减排场景可行性评估和申报评估试点工作。上海市民可以普惠积分换权益、普惠积分换荣誉等方式实现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

绿色出行碳普惠只是开了个头。“越来越多平台会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一定价值,让碳普惠走进千家万户的内心。”妙盈科技副总裁陈雍打开手机里的“绿喵mio”小程序,步行、自带咖啡杯、为新能源车充电、交投可回收物等生活中的点滴低碳之举都能获得对应的减碳积分,在可持续商城里兑换循环再生产品或认捐公益项目。

记者注意到,“绿喵mio”上的用户可将积分捐献给“任鸟飞”项目,用于守护上海崇明东滩等地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用户每捐出500积分,“绿喵”就向相关公益项目投入1元的支持款项,并给捐献积分的用户发放电子证书。

在上海,碳普惠的推广普及已开始加速。这种创新性的自愿减排机制虽然是公认的促进公众主动参与节能减排的有效模式,但其本身的可持续性不容忽视。

“目前个人所持碳积分暂时不可直接用于市场交易或个人交易,多数领域碳普惠的公众激励成本主要由企业、平台承担,不少企业和平台将这种投入视作营销推广的手段,而真正有效的商业模式还未建立起来。”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区域负责人皮轩铭表示,这种碳普惠是不可持续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快速普及又能持久普惠的碳普惠。(记者 陈玺撼)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