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大江东|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第一动力”做强引擎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姜泓冰 黄晓慧 宗晨亮
2023年07月03日08:47 |
小字号

“基础研究特区”扩区,“大零号湾”剑指世界级科创湾区,18项新招为创新主体放权“松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蹄疾步稳,不断为创新“第一动力”做强引擎。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考察上海时提出的殷切嘱托。锚定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的目标,上海着力形成科创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增强策源功能,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协同创新,上海勇蹚激流,兼程并进。

深耕基础直追前沿,“基础研究特区”支持“无用之大用”

中科院上海分院入选“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青年科研人员。资料图片

前不久,同济大学34岁的青年教授施宇智收到了一笔180万元的新增科研经费,用于微纳光学领域研究。来自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支持,让施宇智和他的团队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

看似“无用”的基础前沿,却有诞生颠覆性创新的“大用”。深耕基础、直追前沿,支持“无用之大用”,两年来,上海在全国首开先河的“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一边探索、一边优化,在首批6家试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基础上,今年又扩充了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3家高校试点,重点围绕双碳、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海洋等领域,引导鼓励试点单位用好自主权,努力产出重大原创成果。

比施宇智更早入选“特区计划”的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斌,更能体会“特区之特”。两年前,作为中科院上海分院首批入选“特区计划”的37位科学家之一,他潜心研究近16年的“遗传谱系示踪技术”获得了渴望已久的支持。

这项技术好比在人体小宇宙里架设观测的天文望远镜,破译细胞之间的“接头暗号”,揭示细胞的“前世今生”。这一生命科学中基础又前沿的领域,因技术难度高、成果产生慢,国内外研究者寥寥。志趣在此的周斌以“愚公移山”的坚持,带领团队发展双同源重组示踪技术,成功揭示了体内冠状动脉和心肌细胞的起源,为探索器官原位再生研究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浩瀚幽暗的“人体宇宙”只不过划亮了一点微光,漫漫探索路仍需要更多的薪火照亮。“特区计划”试水改革,给了周斌盼望的长周期支持——“‘特区’没有硬性要求我们做什么、汇报什么,没有工程化的指标盯着,也不需要每年都撰写研究进展报告,我感受到了宽松和自由,可以专注于自己喜欢、擅长的探索研究。”

针对当前基础研究环境存在的“快鱼吃慢鱼”现象,“特区计划”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减少各类申报所占据的时间精力,保障科研团队充分、稳定的经费。对于基础科研,特别是“从0到1”的需要漫长周期的研究工作,“特区计划”给予了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土壤。周斌认为,失败风险较大的原创性探索,需要宽松的环境,但宽容失败并不意味脱缰野马似的“瞎想”,入选“特区计划”者大多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项目可行性非常重要。

对此,中科院上海分院围绕上海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布局实施了25个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项目,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环境气候、物质材料等领域。上海交通大学以《自然》杂志出版的“125个科学问题”为榜,促进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20个项目主攻海洋、能源、健康、信息和前沿交叉领域。复旦大学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着重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原创研究,17个项目重点聚焦物质材料、信息智能、生命科学、环境气候等领域。

上海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上的持续发力,在蓝天梦、中国芯、创新药等世界科技强国角力的主战场上持续供给,造就了原始创新成果迭出的高光时刻:2022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其中三项由上海科学家参与或主导;出自上海科研团队的两款抗新冠病毒创新药,均获批附带条件上市,关键时刻贡献抗疫力量;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屡破世界纪录,其中关键技术结合使用的正是上海科研团队新研制的核心器件……2022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2%,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上发表论文120 篇,同比增长12.1%,占全国总数的28.8%,基础研究持续高质量产出。

从“创业苗圃”到“科创雨林”,创新种子快速生根成长

在2023年初举办的张江高科895孵化器创业营现场,大企业高管为航空航天领域创业者进行创业辅导。资料图片

与自然界生态系统近似,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关乎创新的源头活水能否连绵奔涌,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体系是上海建设科技创新新高地的关键所在

在寸土寸金的张江科学城,张江高科舍得拿出一幢楼1万平方米搭建芯片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只为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便捷而优惠的测试服务,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新品测试,对做芯片设计的中小微企业来说是一大难:自身搭建测试平台成本太高,外借测试平台要么等太久、要么费用太贵。近几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重塑促进创新链的融合,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创新涌现、要素集聚,迫切需要资源串联、平台支撑。”张江高科下属的895孵化器负责人傅晓缨有十余年孵化从业经验,她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张江正从一个个孤立的“创业苗圃”向创新资源、要素富集的“科创雨林”转变,孵化器的角色定位也从“管家”“红娘”向“合伙人”“公共平台搭建者”转变

起初,这样的转型,业界存疑:国资背景的孵化器,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成功“孵出”硬核科技企业的未来吗?除了为初创企业提供场地租赁优惠,还能做什么?

“产业重塑带动创新重构、市场转型,国资的公共服务属性恰恰是我们的优势。”傅晓缨认为,作为“孵化器最集聚、孵化形式最多元、孵化链条最健全”区域,张江的创新创业有其独特性,这里的创业者很多是从大企业、大院所出来的资深人士、科学家,拥有成熟的技术团队,“他们起点高,创业成功率也较高,就考验我们的土壤能不能接得住这些创新的良种了。”

如今,张江“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体征日渐鲜明:这里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初创期企业需要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孵化器可以作为“红娘”,为企业链接设备、技术、资源;这里拥有成熟的融资市场,企业需要资金“撑腰”,孵化器可以为企业对接找到社会资本;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张江完善,孵化器挑起搭建的大梁……傅晓缨说:“张江的科创总结起来就是‘事在人为’,良种只要落入张江的沃土,就能得到充分的阳光雨露、自由生长。在张江,街头、咖啡馆随处可见背着双肩包的科创人,看着他们从一颗颗种子开始一点点成长起来,我们很有成就感。”

青芯半导体科技就是这样的“良种”。2019年末,创始人杨浩带着一个整建制研发团队来到张江创业,在提供一站式创业环境的895孵化器“创业苗圃”天之骄子办公楼扎下根。除了拎包入驻的便捷和办公场所租金减半的优惠,令青芯半导体受益颇多的是,参与由孵化器打造的895创业营,得以深度接触一批专家学者、业内资深人士和创业同道,从他们身上充分汲取创业的养分,“许多创业者出身科研,是企业运营的‘门外汉’,创业营的导师帮助我们绕开创业的‘坑’。”

短短两年间,“幼苗”迅速拔节生长,这家公司从最初十人不到的团队成长为百余号人的企业,所研发的高性能芯片也相继通过专业测试机构和客户的认可。2022年,张江高科在陪伴企业的过程中看到其潜力,择机完成对青芯半导体的投资,进一步助力企业茁壮成长。杨浩说,当时尚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投资手续办理颇为不易。张江高科想方设法推进投资事宜,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张江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地为服务器芯片国产化做些实事。”

895孵化器的蜕变,是上海构建科创生态体系的一个生动实践。放眼全上海,张江科学城、“大零号湾”、G60科创走廊、杨浦科创带,规模成型的四大科创集群已呈现出东西南北鼎立之势。从一组组数据也能感受创新生态体系的日臻完善带来了强劲研发动力:上海现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超500个,孵化服务企业近4万家,企业技术创新如火如荼,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研发总支出同比增长22.2%,新增155家科技小巨人 (含培育) 企业,累计超过2600家。

推进高校企业协同,打通创新链条“裉节”

6月25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专题调研高科技企业。陈正宝摄

如果说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让创新生态体系的“策源”功能更加完备,那么,推动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是打通创新链条“裉节”、提升科创策源效率的重要环节。叠境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上海科技大学多年磨合形成的科创“共生”关系,就是一个生动案例。

作为上海科技大学孵化的首家高新技术企业,叠境数字的初创人员大多数来自上科大,企业自带上科大基础研究的“养分”。他们通过光场技术、智能视觉、三维重建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出行业领先的数字孪生城市、智能数字人等新潮科技产品。但是,公司成立四五年,年营收额迟迟无法跨过“千万级”门槛。

职业经理人张朝华在2021年加入叠境数字担任CEO。在他看来,叠境数字业绩上不去,症结在于对技术应用场景不了解、对市场动向不敏感,产品落不了地。经过半年“诊脉”,叠境数字将基础前沿的研究课题剥离出来,由上科大根据其需求定向研发。

“研发成功后,我们从高校获得核心技术,专利授权费按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卖得越好付得越多,卖不出去就不支付。研发费用成为可变成本。”张朝华说,这种科研分工的合作模式类似“接力跑”,高校偏重基础研究,做出应用“苗头”时,企业接过来做转化落地研发。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说,尤其要降低“犯错成本”,才能持续发展。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叠境数字呈现的“上帝视角数字孪生城市”惊艳众人:一个交通路口被用三维方式实现1∶1的数字化还原,延迟在1秒以内,让管理人员拥有了“上帝视角”——三年前,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刚刚问世,曾苦于缺少应用场景,是张江给了产品第一块“用武之地”,目前这一技术已陆续部署应用于上海多个区的城运平台。

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一个“敢”字,展示了上海推动科技创新不拘一格、竞相突破的可喜局面。

在全球音视频实时互动市场的“隐形冠军”声网,技术团队正研究攻关多路媒体流同步采集实时传输等最前沿技术,不仅能在线上多视角还原手术室,还能实现医生远程查房、“隔空”ICU探视等。“上海是国内最早提出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城市,向科创企业开放医院、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音视频实时互动领域20多个行业赛道、200多个应用场景很多在上海能找到,并有望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场景标杆。”声网副总裁崔博说,企业自主创新的50多项全球发明专利、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他们在新赛道上大展拳脚的底气。

从科创企业的成长,窥见一座城市构建创新生态体系的方式转变,从落项目、建设施、进企业、引人才的简单要素聚拢捏合,到如今围绕创新链“裉节”改革破题,创造条件让科创要素在一起化学反应,科技创新范式正在上海深刻变革,创新策源能力正在上海不断强化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