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专访郑军华:防重症,再难也绝不放弃!医护感染超八成、返岗达70%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姜泓冰 季觉苏
2023年01月04日16:3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2020年初,他曾担任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率队入驻武汉金银潭医院,以“全国第一支到达武汉的援鄂医疗队、第一支开党课的医疗队、第一支提供尸体解剖病例的医疗队、第一支发表高水平临床研究经验的医疗队”等四个“第一”,光荣完成援鄂使命。

2022年上半年的大上海保卫战,作为世博和新国博两所大型方舱医院的总指挥和院长,他率队奋战87天,与7个省市5000余名医疗队员、15家上海医疗队3500余名队员一道,收治了74000名患者。

今年8月,他又率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11家医院503位医疗队员驰援海南,主管三亚第三方舱医院,收治2196名新冠患者。

眼下这一轮的新冠救治,他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作为上海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之一,承担了很重的急诊、发热门诊诊治任务。

三年来一直组织指挥医疗队伍与新冠救治打交道的医院掌门人郑军华,如何回应公众关切:这一轮奥密克戎感染有何特点?救治难在何处?怎样能迎到胜利曙光?2023年元旦假期,带着这些问题,大江东工作室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

大江东:仁济医院地跨浦东浦西,请您介绍一下,为应对这波疫情冲击,医院做了哪些调整,接诊、救治压力如何?

郑军华:目前仁济医院东院区每天急诊加发热门诊的就诊量2100人次左右,南院区1200人次左右,工作量处于超饱和状态,急诊压力比较大。为了能让来就诊的市民减少候诊时间,仁济医院东院区急诊内科诊位从四个增加到了七个,但来看诊的病人仍需要排队等候较长时间。120转运过来的病人数也逐日增长,每天都在两三百人。

仁济医院第一轮扩容了发热门诊,最多可以开放八个诊室,同时优化流程,制定协定方,储备相关药品等。12月24日,发热门诊就诊最高峰为1311人次。第二轮,为了应对院前院内急救,成立了医院支援急诊应急医疗队,按病情轻重缓急分类分级接诊,12月30日一天,东院、南院急诊接诊量达2797人次。我们还成立急诊留观病人转运的专班组,每天将急诊留观的重症病人及时收治到感染科、内外科、重症病房。第三轮,全力做好重症病房救治工作,将全院所有重症监护病房统一安排,目前已有167张重症监护病床,做好了新的临时重症监护病房扩展预案。

大江东:作为大型三甲医院,仁济是如何承担区域疫情防控和救治的核心和堡垒作用的?基层重症病人向上转诊是否畅通?

郑军华:国家卫健委要求三级医院发挥重症救治的兜底保障作用,畅通急诊和住院病房收治间的绿色通道,对急诊留观重症患者要实现24小时清零收治,把急诊资源更快速地循环和周转起来,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对于新冠感染患者,要进行同质化和规范化治疗,多学科共同提供基础疾病诊疗服务。

仁济医院承担了上海市最大的门急诊、手术和日间手术,目前我们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的诊治任务也是最重的。我们与5家区级医院建有分级诊疗网络,协同诊治患者。

作为拥有500多万人口的浦东新区主要三甲医院,在上半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仁济没有关停一天,持续承担浦东重症病人、急诊、血透、肿瘤放化疗、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工作。我院重症医学科皋源主任也是市级重症救治临床专家、浦东新区专家组组长。这一次,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医联体合作,每天都往仁济的医联体医院和住院病区分流部分患者,基层医院转诊到我院进一步诊治的渠道也是顺畅的。

大江东:仁济医院员工“阳了”几成,从医疗力量减员角度看,是否已走过最困难阶段?您个人是否“阳过”,情况如何?

郑军华:仁济医院员工目前总体感染率79.38%,其中医生感染率已超80%;员工返岗率63.27%,医护返岗率达70%。估计下周医护人员基本都能返岗,人力资源紧张状态会有所缓解。50%的医生护士是感染未满7天就带病返岗或带病上岗,让人心疼。目前重症救治病人特别多,医护人员压力还是很大。

我个人也感染过,幸运的是症状很轻。主要是消化道症状,上吐下泄,挺难受,但好在没有发烧,没有咽喉部疼痛,还能坚持工作。我打过三针疫苗,自己的感染经历,也让我更支持疫苗接种,建议及早开展第四针加强接种。

大江东:从您的角度看,这波大规模感染和救治,与之前相比,有什么新特点?

郑军华:近三年来,通过对新冠肺炎“乙类甲管”严格管理,我们经受住了全球先后五波疫情的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目前在上海奥密克戎规模性感染中出现的主要症状,首先是呼吸道炎性水肿,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咽干等情况,重症人群肺部水肿,极少数病人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喘促、急性呼吸窘迫等症状;二是神经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味觉、嗅觉减弱、改变或消失,危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中枢异常而导致昏迷、休克;三是消化道症状,包括食欲下降、腹泻、呕吐等症状。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眼部红肿等表现。

大江东:仁济医院目前收治的重症、危重症患者中,高龄老人占比多大?根据临床实际,针对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脆弱人群的防护和救治,您有什么提醒和建议?

郑军华:近一周,仁济医院留观患者的平均年龄几乎逐日上升,12月23日平均年龄为71岁,12月30日已是79岁。医院收治阳性重症患者中,80岁及以上占比29%。好消息是,上海市级医院发热门诊量占比从12月7日的58%,下降到了12月31日的20%以内。上海已经成立市级和区级重症多学科专家团队,二三级医院也已将重症病房床位占比从4%扩充到8%-10%,从仪器设备、重症救治药物到人员调配都做了预案。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达580万,心血管、肺部、脑、肾、糖尿病等的基础疾病比例高,“防重症”任务十分艰巨。

对老年病人来说,出现下面5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

1.发热持续不退。一般情况下,发热超过38.5℃,服了退烧药,仍发热持续3天以上要特别关注。

2.呼吸困难,活动后气喘,呼吸频率比较快。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呼吸频率大致为每分钟10~20次,如果每分钟呼吸超过30次,需要重点关注。

3.持续出现比较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4.精神状态不佳,出现淡漠、恍惚、烦躁,或反应迟钝等表现,特别要警觉一些老年人机体已经缺氧、却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这是静默性缺氧。

5.原有基础病加重。比如,原来血压控制得不错,“阳了”后血压控制不住了,或者出现了顽固的心绞痛、血糖明显增高等问题。

对老年患者,一定要争取早发现、早研判、早治疗,可以有效防止重症转危重症,也可以给治疗抢救争取时间。一定要重视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同时也要重视基础病的治疗。

大江东:今年新年到春节,医务人员大概又要在坚守岗位、紧张救治中度过非同寻常的日子。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郑军华:回首这三年,我想到这样几句话:一是“事非经过不知难”,二是“惟艰难更显勇毅”,三是“责任重于泰山”,四是“大战大考炼真金”。

眼下,我们迎来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新的复杂局面,也是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是百姓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是医护人员减员严重,持续高负荷运转状态。关键时刻,我们都在咬牙坚持,很多员工“轻伤不下火线”,有人一人顶了两三个人的工作,有人发着低热就急着返岗,我们的医疗队员从新疆返回、带着行李就投入科室值班……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让人心疼,也让人自豪骄傲。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能放弃、不能退缩、不能止步,必须要扛住、顶住、坚持住。要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最可贵的是信心,最需要的是斗志。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冬将尽,春可期,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