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逐梦航天,从了解“921”说起

记者 葛俊俊
2022年10月08日15:09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2022年9月21日,在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67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推出了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周年科普展。在线上展览中,钱学森的一封手写信尤为引人注目,信里提到“921工程远比我之前参加过的航天任务复杂得多,而且也关系到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威望,只能成功,不可失败。”

钱学森的手写信

“921”是什么神秘代码?

这一看上去简简单单的数字,在中国航天人心中却非常重要,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921”指的是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代号为“921工程”,是中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就在这一天,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

这一天,也是一个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日子,更是值得被永远铭记的日子。

早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前,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就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将人送入太空。1968年,钱学森主持起草了《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十年发展规划(草案)》,其中就为中国规划了150吨级的空间站。虽然由于当时综合国力和技术的限制,文件所提出的大部分计划都未能落地执行,但仍为后来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7月14日,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80天后,毛泽东主席批准了发展载人飞船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即着手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开始选拔、训练宇航员”。1971年4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飞船被命名为“曙光一号”,计划于1973年底发射升空。然而,由于当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制造和相关工艺水平落后,“曙光一号”载人飞船最终尘封在档案中。

《曙光号全解密》一书中对钱学森在“曙光号”载人飞船计划研制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做了详实记载

但经过8年多的预先研究,钱学森等人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留下了大量资源:培养了一批从事飞船研究的技术人员,提出了对运载工具、地面测量控制、发射场、测量船的总体要求和系统技术性能指标,在飞船外形设计、质量特性分配、返回走廊设计和安全救生领域取得一定成果,研制地面设备和舱内航天服,开发航天食品等,这些都为我国日后开展的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1989年9月28日《国家航天办简报》第五期上,钱学森看到了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高技术论证组于8月24日写给国家航天领导小组的信,信中坚持认为“航天飞机方案”优于“飞船方案”。对此,钱学森则有不同的考虑,后来在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办公室征询他意见时,他郑重在报告上写下“应将飞船方案也报中央”,明确了中国载人航天运载工具的发展之路。

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成功把人送进太空的第三个国家。92岁高龄的钱学森激动地写下了“热烈祝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向新一代航天人致敬!”的贺词。

杨利伟看望钱学森

第二年也就是2004年元宵节,王永志和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一同前往家中看望钱学森。钱学森一眼就认出了杨利伟,亲切勉励他,“你们现在干成功的事情比我干的要复杂,所以说,你们已经超过我了!祝贺你们。”从那以后形成了一种惯例,每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后,航天员们都会上门探望钱老,聆听教诲。

从1992年到2022年,几代中国航天人在探索浩渺宇宙的道路上接续奋斗、攻坚克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相继突破和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成功将14名、23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牢牢占据了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

回望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为中国载人航天的预先研究、工程论证、人才培养都做出开创性的贡献,为上世纪九十年代顺利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位中国航天员先后参观钱学森图书馆

2009年10月31日,98岁的钱学森离开了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多位中国航天员在钱学森图书馆的展厅内和钱老进行着一场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回望中国航天来时路,汇报中国航天今日事。

三十年!正是在钱学森的关心和支持下,“921工程”成功立项实施,至今顺利完成了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前两步任务,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完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供图)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