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大江东|国计民生,精准献策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发言亮了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姜泓冰
2022年03月14日10:29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小字号

【全国两会“上海声音”系列报道之八】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们乘坐东航班机返沪。据盘点,参会101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中,有89人以第一提案人身份提交提案283件,11名委员提交大会发言16篇,其中6名委员作了大会口头发言。这些提案和发言,都有哪些亮点?且看大江东解析——

彰显“专门之能”,围绕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精准献计出力

围绕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精准献计,是“上海籍”委员提交提案的重要主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与“市场主体”和“企业”相关用词累计出现近80次。在经济下行、外部局势复杂多变等多重压力下,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少委员提出建议。

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周桐宇委员说,民企这些年遇到许多困难,大家期盼减负纾困政策能尽快落到实处。他呼吁,各地尽快出台相应细则及简便操作流程,提高效率,让利好政策一步到位,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蒋颖委员认为,给企业减负,要尽量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今年,我国市场主体规模已达1.5亿,面对这样庞大的市场主体落实管理,政府部门必须转变思路,去除各种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给企业“松绑”。

上海市功能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蓝闽波委员调研中发现,企业主要经营难点在于政企沟通依然存在障碍,政策获取渠道单一,有些政策因提炼程度较高,外商难于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政策标准不一,难以理解政策的适用性和统一性。他建议,建立政企联系机制,促进信息高效流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委员强调完善法律,建立完善市场主体的退出机制。他关注“民营法”“破产法”的制定落实情况,“建议推进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政策与精神法定化、具体化、落实化。”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认为,稳住市场主体,关键在于做好三件事: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挺得住,就是在变局下培育新优势;过难关,就是直面问题爬坡过坎;有奔头,就是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一起朝着伟大复兴目标迈进。

面对美国层出不穷的经济制裁,他还在另一提案中建议,更多运用法治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加紧对等立法,坚决回击美国霸凌,反制“长臂管辖”。比如,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为试点探索设立离岸法区;整合资源,提升企业法律应对能力等。

关注“双碳”、数字经济领域,加快规范、保护创新、培育人才

上海交大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委员关注“双碳”经济。“我们在百姓意愿、企业认同、技术储备、市场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滞后,亟待迎头赶上。”他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加快推进法制体系构建、技术创新与革命、市场体制建设,促进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3月10日,今年两会第三场“委员通道”,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委员通过视频接受采访提到,去年11月,人民银行创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专门安排2000亿资金支持煤炭相关产业实现低碳转型。“一定要用好金融智慧和金融力量,服务好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和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数字经济也是热词。针对“元宇宙”的高热度,第五空间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谈剑锋委员提醒,目前“元宇宙”理论大于现实应用,对于脱离具体场景的“故事”要倍加警惕。“数字经济要深化发展,必须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谨防资本利用国家发展规划和热点概念,让国民误解国家产业政策,误导地方产业规划落实,产生新型数字经济监管风险,出现新的虚拟经济泡沫。”

他还提交了一份针对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数据被滥用问题的防范建议,比如明确已汇聚的生物特征数据等为公共产品,参照“重要数据”来管理,尽快设立国家“数据银行”,提升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等。

网络直播、微商电商、知识服务、自媒体等“新个体经济”热火朝天,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直播电商用户规模达3.88亿人。上海湘江实业公司董事长马国湘委员发现,其中存在大量虚假宣传、设局下套、低价竞争等不良现象。“主导权与定价权倒向‘流量主播’的竞争格局,将逐步削弱工业、制造业、零售业乃至服务业的创新能力,最终伤害行业长期竞争力。”他建议加大监管引导力度。

“奋进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委员关注国家创新平台建设和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问题,建议提高对青年人才资助的稳定性和强度,扩大项目覆盖面,让更多年轻科研人员心无旁骛,还要允许更多不同类型科研人员在合法合理规则下自由流动。

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委员提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人才先行。他以浦东新区为例,建议通过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培养人才,有力推动引领区建设,进而带动长三角以及长江流域经济带建设。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源头,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根基。”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委员在提案中建议,从“有”“稳”“兴”三个方面着手,加强与优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从0到1”的基础研究,投入要稳定,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刚需,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标配。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赵雯委员提到,目前全国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占比不足3%,每年毕业生不足2万,硕、博士更少。她指出,要实现2025年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超过100万的目标,缺口很大,建议改革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

3月10日下午,吴凡委员返沪后接受媒体采访。 上海市政协供图

从“生三孩”、“双减”到老龄化,民生保障问题,委员念兹在兹

翻阅委员提案,生育保障、教育改革、医疗健康、养老、弱势群体权益、社会保障成为焦点。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委员提到,我国辅助生殖技术世界领先,但在辅助生殖治疗常规使用的“胚胎培养液”、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复苏试剂等相关产品却被欧美垄断,“万一遇到贸易封锁,将面临生殖医学试剂、设备‘断奶’的巨大风险。”建议参考其他领域新技术研发政策,促进生育力保存领域科学发展,提升监管效率,尽快补上短板。

针对年轻夫妇生育三孩意愿不足5%,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委员认为,生、养、育是“三孩政策”三大难点,“育”尤为重要。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和高中教育学费贵、升学压力等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生育“多孩”的阻力,建议将1986年开始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延伸到12年甚至15年。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李国华委员针对1-3岁育儿难,建议扩容长护险功能,为三孩家庭“送”育儿保姆,以家庭助养服务支持“三孩政策”落实。

“双减”也是焦点之一。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周锋委员提醒,重视升学的功利化倾向没有根本扭转,艺术、体育考试改革要谨慎推进,避免成为新的不公平因素。

上海市政府参事胡卫委员关注人力资源领域“35岁以下”现象。他在提案中呼吁,社会应消除针对40岁及以上劳动力人群的就业歧视,一视同仁,匹配更合适的工种和岗位。

3月7日的大会发言中,24名发言委员就有6位上海委员。黄震、陈群、张恩迪、蔡威、袁雯、钱锋委员先后就教育改革、城市更新、经济高质量发展、药品医疗器械提质创新、养老等发言。袁雯委员关注到老年人“负担论”。她说,老有所为的社会共识尚需形成,积极老龄观更多体现为理念和局部实践,系统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合力尚未形成,建议梳理现行政策法规中不利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内容,对不合理的予以修改。科学开发低龄老年人人力资源,支持和激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小玫委员为“网约工”发声,研究其劳动权益保障;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委员关注护士、护工管理及护理体系建设;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委员呼吁,一线城市不要只对“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放开落户,也要给职校生机会;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章义和委员重提拖欠农民工薪资问题,建议建立全国农民工数据系统,督促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并及时上线;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绮委员认为,应重视离婚案中经济补偿制度规定的适法统一性,对为家庭牺牲自身发展、承担主要家务者应予经济补偿;关注大龄自闭症患者关护缺失、家庭不堪重负现象,建议出台鼓励就业等支持政策……

“两会胜利闭幕,履职永不停步。”步履匆匆,月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委员这样说。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