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嘉兴南湖

水下育森林 环湖连绿廊

本报记者  田  泓
2021年04月15日09: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胡文羽是浙江嘉兴南湖红色旅游景区的讲解员,最近,她带游客在红船边合影,驻足等待间常常能看到水里摇曳的水草和穿梭的鱼虾。“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南湖变得越来越清澈了。”胡文羽说。

这是嘉兴南湖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成果:湖水由浊变清,肉眼可见水草和鱼虾。

浙江嘉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表明,南湖水质连续多月实现Ⅲ类水标准。去年12月以来,南湖湖区透明度基本维持在80厘米以上,部分区域可达100厘米,较治理前的20至30厘米大幅提升。

嘉兴南湖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接钱塘江、下连黄浦江。四通八达的河流汇聚,为地势平坦的南湖带来大量泥沙,导致水质浑浊。由于四周河道水面坡度减小,部分河道还受潮汐顶托,排水不畅,污染物容易累积沉淀。加之曾经农药、化肥过度使用以及畜禽水产大量养殖等因素,前些年,南湖水质泛黄。还南湖一池清水,是当地人的心愿。

2020年10月,中交集团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牵头中标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

“工程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南湖水体透明度,恢复南湖生态环境。”中交上航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河水环境所副所长尚晓解释,通过提升水质、修复生态、构建水景多措并举,系统解决水体浑浊、水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形成环湖连通绿廊,营造优美水岸一体景观带。

南湖治水探索采用“先水养草,后草养水”的生态修复方式。工程第一阶段是“以水养草”。通过建设拦河闸坝,对进入南湖主湖区的水进行过滤降浊。同时,改造南湖水下地形,为水草生长提供条件。第二阶段是“以草养水”,培育水下森林,构建水生态系统。

“从去年10月开始,我们陆续在南湖抛投了多种水生植物。狐尾藻、伊乐藻等耐污能力强,为其他沉水植物提供基础条件。刺苦草、马来眼子菜等作为优势种,进一步助力净化水体。考虑到生物多样性,还选取了矮生苦草、微齿眼子菜等伴生种,底栖动物螺、贝、蚌等投放量达5.6吨。”中交上航局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项目负责人张彦朋说,现在水草区域已经覆盖南湖25%的面积,相当于给南湖系上了一条“绿腰带”。待水草慢慢长大,开始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底栖动物的游走进食活动也能加速植物吸附颗粒的沉降与降解。

为更好推进工程管理,项目组还自主研发智慧水务平台,基于大数据、地理空间库、物联网技术,创新实现监测水质信息、呈现施工进度、智能监控施工场地等功能,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就能查看工程实施进度和整体情况。

目前,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一期)项目已完成近70%。中交上航局在数月内建设拦河闸坝6座,运营降浊设施8套,完成水下地形改造近1.5万平方米,植物修复14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个标准足球场。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5日 15 版)

(责编:王文娟、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