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冠心病患者 我国自主研发生物可吸收支架亮相东方会

2020年06月10日17:37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6月10日电 过去四十多年,冠脉介入手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单纯球囊扩张时代、金属裸支架时代,及目前流行的金属药物洗脱支架时代。由于其金属材质不可降解,植入后永久留存体内,晚期血栓、支架内再狭窄等方面存在一定健康隐忧。生物可吸收支架被誉为“冠脉介入治疗第四次革命”。

近日,威高心内耗材集团·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办“Xinsorb可吸收冠脉支架学术发布会”在第十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0)云端会议期间召开。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教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王海昌教授担任发布会主席,北京安贞医院周玉杰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共同担任主持人。

葛均波院士做主题演讲

会上,以《“心”起点、新征程——国产创新一直在路上》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带来了《Xinsorb可吸收冠脉支架发展历程》的故事演讲。“自2005年Xinsorb获得生物可降解药物高分子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再经动物实验和完成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及植入病人的5年随访。这15年来,为了行业发展,为了病人的健康,虽一路披荆斩棘、艰难坎坷,却一直坚持,从未想过放弃。”

今年3月,由葛均波教授领衔的团队研制,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XINSORB支架,以创新产品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上市。这是全国首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支架技术创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OCC大会执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分享了Xinsorb 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试验随访数据,她认为,单组注册研究表明,通过适应症的严格把握和DAPT的合理管理及PSP手术原则指导下,Xinsorb表现出了更加优异的临床表现。Xinsorb支架的出现为病患带来更优的血管愈合疗效,成为了心血管介入领域医务工作者可靠的工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雳教授以《从研发到应用,Xinsorb十五年探索之路》为题,从研究数据到经典病例给大家进行了分享。沈雳教授指出生物可降解支架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适用于血管修复治疗。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与传统的药物洗脱支架(DES)相比,其效果显著优于DES。但是,对于生物可吸收支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长,不能以传统金属支架的标准来衡量。葛均波院士早在两年前就已提出建议,接受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的患者,应适当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长,最好能延长至支架完全吸收。另外,沈雳教授以提到,Xinsorb上市后,预计在35家临床中心,完成不低于2000例的临床试验,评价其在真实世界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总结发言

“Xinsorb可吸收支架正式获批应用于临床,代表着中国医疗器械的创新、进步与发展,希望未来中国的医疗工作者继续研发更多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坚定地走中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的道路。”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希望,继续做好第二代、第三代产品的研究。

随后,霍勇教授、王建安教授、王海昌教授等通过“云端”进行了经验分享与讨论,并一致认为,生物可吸收支架作为“冠脉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为未来的介入手术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随着生物可吸收支架的临床应用和产品升级,必将积极促进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水平提升,造福更多冠心病患者。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