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长三角,从拆迁通路到融合发展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曹玲娟 巨云鹏

2020年06月06日08:3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1+3>4”,是一道颇为古怪的数学题。

不过,在长三角,这道题正在这片通江达海的区域内予以实现。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入密集施工的新阶段。要充分发挥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功能作用,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上海与苏浙皖三省就要把各自优势变为区域优势,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解答好“1+3>4”这道题。

6月5日,长三角地区最重量级的会议——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党政负责人齐聚一堂,商议、谋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第二次主要领导座谈会。

大江东去,今天的长三角,中国最丰沃的一方水土,正在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新版本的“要致富,先修路”

元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示范段(青浦段)鸟瞰效果图,图片由上海青浦区提供

江南已是夏天,上海青浦区东航路新改建工程工地上,十余台大型工程车辆正紧张作业,项目经理姚侹安全帽下汗珠滚滚。“你看,这边再过去两公里,就能接上吴江的康力大道。我们预计9月底前要完成施工的。”

工期曾受疫情影响停顿,复工之后,姚挺团队“火力全开”。

当地老百姓笑言,这是新版本的“要致富,先修路”。围观群众七嘴八舌,“我们这里是上海青浦,其实两公里以外就是江苏吴江,以前路不通,到‘隔壁’串个门要多绕好几公里,以后就方便啦!”

打通省际“断头路”,可不仅仅只为了串门方便。交通实现互联互通,为的是促进资源、人才等要素畅快流动。“长三角城市群怎样能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区域一体化是一个很好的解决路径。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提高经济密度、缩短通勤距离、降低区域的行政分割来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带动高质量发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张忠伟直接拿东航路与康力大道的贯通来举例,“打通了省界断头路以后,经济的流量会增加。这个就属于加强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的若干项目之一。”

这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后,重点关注的第一条省际“断头路”打通工程。2019年11月1日,地跨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划定示范区是因为,长三角实在太大啦!上海、浙江、江苏、安徽,35.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要在这么大面积范围内展开改革,就需要先找到一个尺度较小的实体化空间展开集中的突破性探索测试,于是,有了示范区命题的出现。

用张忠伟的话来形容,这是“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其实,一体化的探索,早在示范区划定前便已如火如荼。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一年来,从基础设施到创新协同,从生态环境到公共服务,三省一市在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合作成果。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马春雷介绍,仅在交通设施方面,第一批推进的17条省际断头路中,2条已通车,1条已贯通,其余14条均已开工,其中既有“交通动脉”,也有“毛细血管”。

以修路破题,为的是据此形成在不同行政区划下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要知道,哪怕是仅仅修一条路,各种步骤都挺繁琐。姚侹告诉记者,江苏和上海的路段,很多建设细节其实并不统一:路肩石用大理石还是混凝土?绿化是种北美红枫还是香樟?更麻烦的是,路中横跨两地的元荡桥,到底归哪边修?

好在,示范区内一体化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各方共识,在标准不同时选取较高标准,只用“一张图”,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修桥则委托修建,共同审批共同监管。姚挺说,“现在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共’字”。

新一轮的“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100多年前,人们叫上海“小苏州”,现在,人们所说的“大上海”,其实是大都市圈。

沧海桑田,长三角一直有着地缘相近、文脉相通的协调感。文化与历史,注定了这一地域的亲近。此前,长三角也一直有着并肩往前的意识与实践,这也为今天的新一轮更高层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30分钟,车子行驶在蜿蜒如长龙的东海大桥上,碧海滔滔,一桥飞架,霞光映照处,便是小洋山岛上的洋山深水港。

洋山港区一二期全景,资料图片

洋山港,上海在隶属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的大小洋山岛上建的港口。在与上海隔海相望的浙江海岛上建深水港,无疑是个不同寻常的方案——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集装箱船只趋向大型化,长江口周边水深不足,上海港发展受限。而距离上海最近的深水海域,最符合条件的,便是洋山。

“由于没有深水港口,当时上海的集装箱年吞吐量一直挣扎在800万箱左右,上不去,大型集装箱班轮要进上海港装卸,得在吴淞口外等上七、八天。”曾是国务院洋山港专家论证组里唯一上海专家的王新奎回忆。

洋山港,上海投资,地属浙江管辖。长三角一体化的全局观,在洋山港这项国家级重大工程身上得到集中体现。

2005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建成,改写了上海不“上海”的历史,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建设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同样,一直被视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龙头的上海起舞,带动长三角各地同时展开新一轮的港口重组和经济布局调整,长三角地区各港口逐渐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时针转到2020年,洋山深水港区四期,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大江东工作室看到,高高垒叠着的集装箱被巨型吊塔轻轻抓起,精准装卸到桥吊下方无人操作的自动引导车上。海风吹来,眼前的作业区空无一人、全凭巨型机械实现的超高作业效率,几乎像是一部科幻电影。

从2005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建成,到2017年底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运行,洋山港已经成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集装箱深水港。“2019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年世界第一,其中,洋山深水港在上海港的箱量占比达到45.7%。”上港集团副总裁张欣介绍。

当年隶属浙江默默无闻的海岛,在上海与浙江的协调配合下,缔造出洋山港这样奇迹般的超级工程。浩瀚长江在此与大海相遇,强大的中国人凭借努力和智慧让洋山港串联起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前列。

如今的长三角,不断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就在2020年5月16日,由芦潮港区域、小洋山岛区域、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组成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正式揭牌,成为我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将全球集装箱第一大港和航空货运全球第三大机场的优势“捏指成拳”。

龙头向前飞腾,带动长三角这扇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上港集团副总裁张欣介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进展,上海港与江苏、安徽和浙江三省的港务集团已经有了许多合作,以整体提升长三角港口群的发展能级,进一步增强中国港口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比如小洋山北侧的开发主体,未来就会有江苏海港集团的参股。”

新时代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有没有想过,今天我们所说的长三角一体化,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请注意,这里突出显示的“生态”与“绿色”。“示范区有一个独特的使命: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生态绿色是初心。”张忠伟解读。

打破行政边界、不破行政隶属,横跨沪苏浙的一体化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其中,选择青浦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的黎里镇,嘉善的西塘镇、姚庄镇五个镇作为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一体化示范区的独特基因,可以用跨省域、最江南、超级都市圈来形容。

上海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千亩莲塘,图片由青浦区提供

这可是一块世界级的好料子——一体化示范区距离上海市中心60公里左右,距离虹桥交通枢纽30分钟车程,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生态基底也非常突出,蓝绿空间(蓝色水体+绿化面积)占比约为69%,河湖水面率为19.76%,主要水体包括贯穿示范区的太浦河、汾湖、元荡和淀山湖等。

好料子,必定珍惜。长三角坚持将“生态绿色”作为发展底色。作为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生态环保“三统一”制度进展顺利。数据显示,2019年长三角41个城市PM2.5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了19.6%。同时,上海还与苏浙合作,加强太湖蓝藻水华和省际边界地区水葫芦联合防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用示范区人的话来说,有风景的地方,就有创新经济。

揭牌半年多来,一体化示范区以水为脉,保护水生态、提升水品质、做好水文章,形成蓝色创新珠链,将生态优势转化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加快探索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同时,全力跑出发展加速度,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示范区支持政策等第一批凝聚两省一市共识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呼之欲出。

比如,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进入最后完善阶段,即将向社会公示——这份规划是由两省一市共同编制的我国第一份跨省域法定空间规划,将首次实现跨省级不同行政区“一张蓝图管全域”的制度创新目标。

今年是示范区建设的“密集施工期”。聚焦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和公共服务等4类项目建设,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梳理了近100个项目,目前重点推进33个亮点项目,如推进元荡生态岸线贯通等跨省域的重点工程,加快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数据是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资源,一体化示范区智慧大脑是“6+2”制度创新的数据支撑。执委会正在启动推进示范区智慧大脑建设,构建“一体化中枢”,实现示范区内相关数据跨省域互联互通。

自揭牌以来,各类市场主体高度关注示范区建设。示范区抓紧筹备示范区开发者大会,让市场各方力量都能找到参与的机会。

种种努力,都是新时代下打破藩篱、在大而美的背景下用融合创新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

是的,新时代下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着新时代背景下的全新理念。在示范区,太湖水系、运河水网,从同里到朱家角,从黎里到西塘,江南古镇,乌檐粉墙。泛舟而下,从苏州的评弹、上海的沪剧、浙江的越剧……乍一听,吴侬软语,却又各具特色。这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缩影。在这里,大家达成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个性和共性兼容的一体化,才是最生动的。

(责编:唐小丽、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