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 田禾、陈亚珠2人获功臣奖

2020年05月19日10:46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5月19日电(葛俊俊) 5月19日上午,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2019年度上海市共评选出308项(人)授予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其中,奖授予田禾、陈亚珠等2人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授予许琛琦、郭志前、何斌、曹育才、姜育刚、吴江斌、张龙、赵晨、刘振民、王少白等10人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授予43个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奖;授予31个项目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其中1项特等奖;授予205个项目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2项特等奖;授予15个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授予卢克·塔尔维(比利时籍)、余金权(美国籍)等2位外籍专家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 重大创新成果“多点开花”

特等奖是对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产生特别重大引领和支撑作用的科技创新成果,最高规格的肯定。

上海自2012年恢复特等奖至今,除2013年和2017年特等奖空缺外,其余6个年份,累计涌现10项特等奖,其中2016年和2018年各2项;2019年在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等个领域涌现3项特等奖,其中,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2项,是近年来最多的年份。

从近年来特等奖涌现看,上海科创中心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打造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重要策源地,一系列重大突破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

如,发明奖特等奖“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薄型金属双极板及批量化精密制造技术”,实现了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技术的突破,对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进步奖特等奖“基于脑可塑理论新发展修复残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治疗中枢神经疾病的全新途径,而且深化了对于大脑及其神经系统的认识,对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也具有启示意义;“面向重大工业装备核心控制软件的安全可信保障技术及应用”,则作为上海全力打造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上海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的核心技术支撑,促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电力控制等领域软件研制,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超过四成获奖成果与“三大领域”紧密相关

此外,一批面向世界前沿或引领未来方向或补齐发展短板的重要创新成果脱颖而出。

从技术领域看,能源与环境技术、生物与医药技术、信息技术等三个领域持续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力与创新实力,获奖成果持续保持领先,分别占比20.41%、19.05%和11.22%。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三大领域”密切相关技术领域表现突出,生物与医药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领域成果获奖比重合计44.55%。

处于创新链和产业链上游的新材料相关项目在自然奖和发明奖获奖项目中表现突出,占比分别达到了20.93%和12.90%,体现出上海在前沿、基础领域活跃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创新策源能力。

生命健康类科普成果获奖占比最高(科普奖项的26.67%),这一领域直接面向广大市民高度关切的医疗健康话题,是同各种伪科学消息斗争的前沿,也是多年以来科普相关奖项的关注重点。

高校院所与企业分工协作、各展所长

从参与情况看,各类型企业(国有、民营、外资等)数量之和均略高于高校院所和医院。

其中,880家获奖机构中有各类企业446家,占比50.7%;获奖项目前三参与完成单位(不含牵头)中企业191家、占比54.7%;高等级奖项前三企业有59家、占比55.1%。从牵头占比看,在80项高等级奖项中,高校牵头45项、占比56.2%,医疗机构牵头16项、占比20%,科研院所牵头13项、占比16.2%,均显著高于企业6项、占比7.5%。

某种程度上表明,高校、院所以及医院等机构作为知识创新主体,在新思想、新技术、新发明的孕育和涌现中发挥着主要策源角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则在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精准对接等方面作用显著。

同时,从2019年获奖项目看,企业创新表现出一些新特征:一是高级奖项中企业参与增加。有2项特等奖共有8家企业参与。一等奖获奖项目中,企业牵头6项,较2018年度增加1项;企业作为前三完成人的有39项,较2018年度增加14项。

二是企业在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中表现积极。2019年度由77.4%的发明奖项目、69.3%的进步奖获奖项目有企业参与。在促进科学普及和扬科学精神的科普奖项中,企业参与比例也有26.7%。

三是企业参与的获奖项目领域分布相对集中,能源与环境(占27.65%)、信息(14.12%)、自动化(8.82%)、生物与医药(8.82%)、新材料(7.65%)等5个技术领域占比靠前,合计约占所有企业获奖项目的67.06%。

长三角创新共同体特征明显

从获奖项目看,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跨区域辐射作用显著,特别是与苏浙皖协同创新紧密、长三角创新共同体特征明显。2019年,所有880家完成单位中包括了204家外地单位,占比为23.18%。

从近年情况看,上海与江苏、北京、浙江、广东、山东、安徽等地的高校院所和企业合作最多。其中,江苏、北京、浙江始终位列前三。

从城市群视角看,上海与同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之间的合作最为紧密,2016年至今,上海合作的苏浙皖机构占比稳定在40%左右;远高于与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河北)的20%左右;以及粤港澳地区(广东、香港和澳门)的7%左右。

科研团队老中青结合,兼具经验传承和创新活力

全部完成人老中青人数依次增加,是近几年的普遍特征,这一定程度表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形成了一批老中青相结合兼具经验传承和创新活力的团队结构。

具体看2019年度,一是领军人才以40~50岁区间居多。2019年这一科研经验和活力相对成熟的年龄,占比为40.61%,较50~60岁区间高1.12个百分点,比30~40岁区间高26.82个百分点;二是科研主力以30-40岁区间居多。全部完成人中,正处在上升通道且最有创新活力的这一群体,占比38.89%,依次高于40~50岁区间和50~60岁区间4.61个百分点和30.17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度共有42个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为“80后”,其中主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的上海交通大学的黄文焘副教授在2019年年仅31岁,是今年所有第一完成人中最年轻的。

国家科技奖背后的上海坚守

重大科学发现、高质量技术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获奖成果都是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甚至数十年磨一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探索的结果。“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是获奖成果的普遍规律。

2019年度,获奖项目的平均开展时间为7.98年,其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科学普及奖获奖项目持续科研时间,平均延续时间分别是10.74年、8.58年、7.99年和6.13年。

从数据看,这两个值得关注的特征:一是获奖项目平均科研周期有逐步延长的趋势,2014-2019年,由平均科研周期从5.84年稳步提升至7.98年。这某种程度上说明,即使在创新日益活跃的当下,经历时间的积累,依然是重要创新成果涌现的普遍规律;二是进步奖、发明奖、自然奖平均开展时间依次增长。这表明越是面向科研前沿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原创性或首创性成果,越需要“勇闯无人区”的勇气和“甘坐十年冷”的耐心。

(责编:葛俊俊、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