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靓“面子”做实“里子” 书院助力文明创建再“加码”

2020年05月11日18:27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浦东新区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书院镇新舒苑社区补齐短板、做优标准,不断把创建工作做细做实,抓推进、抓整改、促实效,努力让社区外在“面子”和内在“里子”得到双提升。

“外检+自查”双管齐下,即知即改逐一销项

“上午被检问题已整改。”在文明创建工作群里,两张照片的前后对比图不仅展示了整改前后的情况,也体现了落实整改的速度。原来,上午镇巡访团在检查小区环境时,发现小区内多个石球因为常年暴露在外,表皮严重褪色,问题随即被反馈到居委,居委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现场查看,并联系物业及时补漆,不到四五个小时,原先外表斑驳的石球已被粉刷的焕然一新。

“反馈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但更需要自查自纠,而不是藏着掖着。”潘石飞说道。作为必查点位第一责任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潘石飞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划片包干,人人现场抓整治、天天对标找差距,力求当天问题不过夜,及时解决,遇到难题不绕弯,对症下药。在小区,室外随意摆放的“小板凳”是居民茶余饭后的聊天聚集区,但也是影响小区美观度的一大难题,如何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居委及时与相关部门反映并商讨解决方案,并通过统一制作板凳,既保证整洁美观,又满足居民需求。

此外,社区还利用主干道入口、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刊播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并通过社区党员、楼道组长等上门发放“市民手册”“倡议书”“问卷调查”等,确保创建工作人人知晓。

发动居民力量,成立两支志愿者队伍

新舒苑社区是我镇第一个动拆安置小区,现常住人口5320人,其中老年人963人,从农村到社区,一些传统生活旧习还是遗留了下来,例如堆物、宅前屋后种植蔬果等,无形中也影响了社区的公共环境,虽然社区每年都会开展数次集中整治,但是回潮现象屡见不鲜。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新舒苑社区以创城为契机,针对此类“顽症”加大整治力度与频次,并组建一支20余人的卫生整治志愿者团队,从每月一次环境大整治到每周一次。

如今,每周一是新舒苑社区固定的“美颜日”,居委会联合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队伍全体出动,在小区楼道内和楼栋宅前屋后,或搬物,或徒手拔草,个个干劲十足。而在集中整治之余,整治组的队员还会进行每日轮流巡查,确保社区每栋楼、每个楼道保持清洁。

近日,小喇叭的声音又一次响起,“严守交规,做到不乱停抢行……”新舒苑社区“文明小喇叭”主要通过定时和不定时地巡播文明宣传知识、发放文明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居民了解和参与创建工作。李阿姨是“文明小喇叭”服务队的队员,她告诉笔者,“自己能为文明城区创建出一份力,感到很开心。”新舒苑党总支书记潘石飞说:“要让文明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小喇叭’既是加强宣传,同时也在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微改造,让居民共享创建成果

在新舒苑北苑中央路旁,有一处大约70平方米的绿化带,周边既有垃圾投放点,也有快递柜、广场等,可以说,是社区居民的必经之处。“绿化带内原本种有一丛丛冬青,但是颜色略显单调,借助此次创城迎检,我们就想对这块区域进行美化提升。”潘石飞介绍。

新舒苑社区的自治团队“缤纷智囊团”主动承担起了该区域的美化提升工作,在管家陆国芳的带领下,17位成员各司其职,有的设计方案,有的购买材料,有的动手美化……原本开放式的绿化带,用砖块垒砌起了一道低矮的围栏,而在绿化带内,红、黄、白、绿、粉等各种颜色的花卉、绿植相映成趣,并被摆成了笑脸、五角星等形状和“文明”字样。短短两天半时间,一处处微景观就初具规模,也得到了居民们的普遍认可。居民张老伯说:“现在这里看上去确实漂亮多了,出来锻炼、扔垃圾什么的,心情都变舒畅了。”

而在居委会内部,包括后侧时光庭院在内,二楼的亲子活动室和未成年阅览室也在居委工作人员的巧手下进行了一番重新布置,让他们的定位更明确、功能更强大。“所有这些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做优标准,让我们社区的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潘石飞说。(金丹 严宸)

(责编:唐小丽、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