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能叫无人驾驶网约车了? 实为招募无人驾驶车测试体验员

2020年04月29日08:24  来源:上观新闻
 

高德地图近日与自动驾驶公司AutoX共同启动无人驾驶网约车RoboTaxi项目,并在上海启动体验招募活动。即日起,上海市民可按呼叫普通网约车的操作呼叫无人车,在指定许可自动驾驶范围内免费体验。体验期结束后,项目将正式上线。

曾经只在科幻片里出现的无人自动驾驶车,就要出现在上海街头了?管理无人驾驶车辆的配套法律法规准备好了吗?万一测试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谁来承担责任?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企业和专业人士。

第一阶段,车内配安全员

据悉,体验招募活动已在高德打车平台上线。呼叫无人车与呼叫普通网约车操作相同,用户输入起点和终点,在“舒适”车型中勾选“AutoX”即可完成呼叫。接到订单后,自动驾驶汽车会根据乘客起点位置在附近安全停车,这与其他自动驾驶汽车只能在固定地点停车有很大不同。

行驶过程中,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智能识别前方红绿灯、周边车辆和行人,以及道路两侧的设施等,并根据订单行程合理规划路线。通过车辆摄像头和雷达等设备,车内大屏幕也准确还原车辆周边状况,还会提示当前车速、交通信号灯状态、转向提醒等,供乘客实时了解。自动驾驶汽车行驶过程无需人为干涉,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在无人车示范应用的第一阶段,每辆车内均会配备安全员。

记者从高德方面获悉,该活动实质是招募用户作为无人驾驶车辆测试体验员,并非所谓的“无人驾驶网约车正式上线”。测试体验报名日期为4月27日至5月5日,体验活动将在5月8日至10日进行,并在政府指定许可的无人车测试区域内进行。用户报名后,还要经过人工审核,只有符合条件的市民才能成为无人驾驶车体验员。据介绍,体验用户需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良好,且具有完全民事能力。体验期间不得饮酒或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痹药品。

记者进入体验招募报名页面发现,只要填写姓名、性别和联系电话即可完成报名。是否报名成功,没有后续提示。高德方面表示,经审核筛选后会电话通知报名成功的用户。

发生事故,安全员需担责

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的安全问题,是公众最担心的。2018年5月1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实施。按照《管理规范》的规定,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前须在封闭道路与场地进行实车测试,经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并领取临时号牌后方可上路。测试车辆要张贴“自动驾驶测试”字样,只能在指定路段开启自动驾驶模式。

《管理规范》明确,测试车辆须全程搭载自动驾驶测试人(安全员),在测试过程中,当测试驾驶人发现车辆处于不适合自动驾驶状态或系统提示需人工操作时应及时接管车辆。也就是说,目前的路测不能随意上路,只能在指定路段,而且离不开安全员。

测试期间,一旦出现违法或事故,谁是主体责任人?对外界普遍关注的交通安全问题,《管理规范》规定,在测试期间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测试驾驶人(安全员)进行处理。在测试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测试车辆方经依法认定有过错的,应当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测试驾驶人或者测试主体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用户数据,需要加强保护

“上海能打无人驾驶出租车了”,对于网上这一解读,高德方面表示:“无人驾驶车辆何时投入商用,要看测试情况以及管理部门批准,目前还没有明确时间表。”

业内人士表示,以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水平,要达到无人驾驶车辆投入开放道路使用,还有一段路要走。“路测需要时间,包括制造各种复杂场景,还要求车辆可储存3年的数据,很多配套环境也将逐步完善,因此,从路测到真正上路至少需要1至2年时间。”不仅如此,目前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光传感器就要上百万,根本无法量产,无法大规模应用。“解决之道还在于技术攻关,要将整体套件的成本控制在几十万甚至几万元。同时,算法也需优化到极致。”

此外,信息安全同样不容忽视。业内人士表示,无人驾驶车辆涉及的数据主要包括用户数据、道路环境感知数据、行驶路径规划数据、车辆运动行为智能决策数据、车辆自主运动控制数据等,应综合运用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完整性校验等技术手段实现安全的网络数据存储和传输机制,保护被联网汽车收集的用户数据。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无人驾驶车辆要进入开放道路使用,除了技术储备,还要制定行业标准及法律保障。比如,无人驾驶车如何识别交警指挥手势,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及处理,万一发生重大死亡事故谁来承担刑事责任等。尤其发生涉及刑事责任的事故,无人驾驶车辆作为过错方,责任主体如何适用,需主管部门、学界和业界共同研究制定。规范先行,才能更好地为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提供长远动力。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