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化工基地“排毒”有方 自创土壤修复技术“节本增效”

2020年04月21日22:05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4月21日电 地处申城西北部的桃浦地区曾是上海出名的化工业基地,随着城市更新改造,这里即将脱胎换骨、面貌一新。但老化工区置换出来的空地土壤里金属和有机物大量超标,这些毒地成为阻碍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道重重关卡。

作为环境工程“国家队”的中坚力量,上海建工多年来在污水和污泥处理、供水排水系统、水利水电枢纽、水资源回收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土壤修复、固体废物处置、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园林景观等绿色产业上持续发力,其自创的专业水土联动修复技术为桃浦这块老化工基地找到了一个节本增效的“排毒”方案。

以正在开展土壤修复的上海桃浦603地块为例,这是目前上海地区污染体量最大、治理难度最高的土壤及地下水修复项目。其场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修复工作量包括21万立方米污染土、13万立方米污染水,它们最大污染深度达14米,含有多种污染物质。

为了将修复后的土壤和地下水分别达到一类居住用地和纳管排放标准,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旗下琸域环境公司以完善的环境工程服务体系,正在为这块地的修复提供强大的技术和管理支持。

技术方面,琸域环境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污染地下水抽提处理系统,根据污水体量、污染特点进行定制化设计和组装,设备占地小,反应效率高,拆装便捷,能有效控制二次污染,修复后的地下水可直接纳管排放。

大型高速异位土壤处理设备是当前国内技术最先进、混合搅拌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一体化设备。由计算机控制,可实现固态和液态化学药剂的自动添加,每小时最大处理量可达400吨污染土壤。

地下开挖出来的污染土壤,首先由土壤筛分机进行筛分,小于60毫米的土壤颗粒会被传送带进入自动连续型混合搅拌设备,搅拌后进入土壤养护区的大棚内部继续反应,最终通入大棚外的尾气净化装置进行进一步处理,修复后的土壤达一类用地(居住用地)用土标准。大石块等杂质被淘汰,等待后续单独处理。

为了更好地开展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海建工以点带面,整体布局,在项目运行中综合考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规划用地功能、区域环境条件及地块开发进程等因素,因地制宜建立“修复工厂”,全过程服务于整个规划区域的整治开发,对周边区域的污染土壤进行集中修复,实现资源化安全再利用和就地消纳。

在“修复工厂”内集中建立的污染土壤修复大棚,专门用来接收桃浦工业区内多个污染地块的污染土壤,进行集中管理处置。这种集中化修复治理模式的有效推行,节省了修复成本,提升了修复效率,降低了二次污染风险,进一步促进了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

此外,上海建工发挥多年来积累的强大工程总承包管理优势,开发了行业领先的全过程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推动桃浦环境修复项目全过程智能化、智慧化管理升级。

平台犹如“工地大脑”,集BIM技术、GIS系统、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一体,结合现有HSE管理体系,平台将在现实环境下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决策指引,实现了对“修复工厂”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建立起了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项目信息化生态圈。

有了“工地大脑”,项目管理团队及业主可以通过大屏决策端、后台管理端及移动协同端实时便捷地了解土壤修复与水处理进展情况、人员信息、视频监控信息、风险信息、运输车辆信息等各类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支持多种监测设备的接入并提供预警机制,例如现场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扬尘、噪音、风速、温度、湿度等指标,一旦超标立即自动进入多级预报警推送协同处理机制。这既有助于提高土壤修复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又实现了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可以说平台不仅改变了土壤和地下水修复领域传统的施工理念和方式,更推动了环境修复全过程数字化的建设进程。

土壤污染治理具有艰巨性,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很难恢复,需要通过系统化的土壤修复施工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因此修复业务涉及场地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方案设计、修复工程施工与后期评估及修复药剂研发。

上海建工紧密对接国家土壤治理需求,牢牢把握前沿技术方向,在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修复领域深耕细作。目前,已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土壤修复专业团队,并在系统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全过程技术研究与技术储备,配备专业化的技术装备,提供污染场地修复“全过程”服务等各个维度同步发力,推动国内土壤环保行业发展。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调查评估、修复方案编制项目700余项,实施修复工程20多项。(沈文敏、陈祺彬、沈琳)

(责编:王文娟、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