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去“上海模式”,带回“武汉精神”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迎回三批161位援鄂医疗队队员

2020年04月20日21:29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4月20日电 (龚莎)“市一,我们回来啦!”4月20日下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三批先后驰援武汉的161位援鄂医疗队员悉数解除隔离观察,正式完成援鄂任务。今天,他们回到市一医院,整齐列队,高喊“我们回家了”。

在市交警总队铁骑开道、警车护航之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雷神山整建制医疗队156位医护人员回到了熟悉的医院。虹口交警在沿途路口设立执勤岗位,当援鄂医疗队大巴驶入虹口经过各个路口时,都能看到民警转向车队,庄严敬礼,以最高礼仪迎接英雄们凯旋。周边市民也微笑挥手向逆行勇士致敬。

自除夕夜首批上海援鄂医疗队星夜奔赴武汉以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派出3批次医疗队奔赴武汉前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金银潭医院、武汉三院和雷神山医院都留下了市一医院医疗队专家、队员的足迹。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达66岁,年龄最小的仅24岁。有作为领队携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完成包括全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病理解剖研究在内的多个前线新冠危重症救治“突破性成果”的郑军华教授;有带领市一整建制医疗队在雷神山前线留下一系列医学创新发明的刘军教授;有上海所有援鄂医疗队队员中最年长的周新教授;有曾获“中国最美女医师”、成功救治武汉103岁患者的市一急诊危重病科“女帅”王瑞兰教授……

在今天举行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迎回三批161位援鄂医疗队队员活动上,市一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副院长刘军代表市一援鄂医疗队分别发言。上海交通大学授予三支医疗队161位队员“交大校长奖特别奖”,市一援鄂医疗队则将签有161位队员名字的队旗分别赠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会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对所有161位如期归来的市一援鄂医疗队队员由衷感言:“三批医疗队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始终铭记组织的信任、人民的重托、领导的教诲和自己的诺言,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钢铁防线,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美诗篇。医疗队员在武汉发挥了四个精神:一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明知凶险却义无反顾,把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放在第一位的战斗精神;二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竭尽全力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用大爱和绝技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的医者精神;三是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开展科学救治、开展临床研究、总结救治经验、发明防护器具的科学精神;四是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相互支持、相互关心,共同前行的集体主义精神。正是有了这四种精神, 才能完成这次‘战疫’支援任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市一医院将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力争实现疫情防控的‘五零四亮’总体目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冯运对全体队员表达致敬与感谢并寄语队员“在抗击这场战“疫”中,你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在每一个日日夜夜里,是你们冲在一线、连续奋战,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是你们勇于担当,砥砺前行,彰显了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你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坚守传递希望,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过硬的作风,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疫‘堤坝’,出色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付的任务,为夺取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上海保卫战的压倒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周起,由市一医院派出的前两批共5位医疗队专家郑军华副院长、周新主任、王瑞兰主任、张明明护士、沈燕护士已陆续回归工作岗位,投入到医疗、科研、管理工作中。今日正式解除隔离的第三批156位医疗队员也将陆续复工。带去“上海模式”,带回“武汉精神”,这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批医疗队的共同特点。

郑军华:冲破黑暗夜,重见满天星,虽甘于平凡,但拒绝平庸

“我们是第一支到达武汉的医疗队,在武汉的68天里,我们发挥了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集体主义精神,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生死金银潭、抢命金银潭、胜利金银潭!”上海市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市一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回忆起在武汉的日子,“回首历程,我们建立了适合武汉的‘上海救治’、科学专业的‘上海防护’、精益求精的‘上海精神’、超前一步的‘上海研究’、一脉相传的‘上海人文’,这就是我们的‘上海模式’。”

郑军华在4月14日解除隔离观察,4月15日,他就又重新投入副院长岗位的工作。“甘于平凡,但拒绝平庸。回归岗位后的医务人员要及时调整心态、转变角色,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更加体现上海市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武汉精神’”郑军华相信,已结束休整的医疗人员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身到临床一线去,为患者服务,“无论我们的队员在哪里,都是最合格的白衣战士,抗疫的经历是我们大家的一笔重要的终身难忘的精神财富!”

刘军:未来不是以往工作的简单重复,是我们成长的起点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雷神山医疗队由156位医护队员组成,是一支“整建制”队伍。得益于多学科、整建制的优势,医疗队在驻扎雷神山期间,顺利完成了数十例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我们在雷神山战斗了48天,克服了许多困难,获得了充分历练,已经成为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医疗队领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军对记者说道,“不过,未来不是以往工作的简单重复,是我们成长的起点,希望所有队员在回到工作岗位后,继续保持在雷神山医院的勇敢和担当。”

此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56人整建制医疗队来到雷神山后,结合抗疫一线最迫切的临床需求和多学科、整建制医疗队跨学科合作的优势,原创设计、应用了5G无线听诊器、体外膈肌起搏器、正压振动通气设备、小舱式多功能操作防护罩、咽拭子采集保护装置等多个临床创新发明。“创新的灵感来自抗疫一线,并及时应用在了抗疫一线,我们也希望这些创新能留在抗疫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以邹芳草护士等年轻一代市一雷神山医疗队医护人员以漫画、日记、诗词等形式记录抗疫工作,弘扬人间大爱,为艰苦奋斗的抗疫前线增添了一抹暖色;市一医学心理科程文红主任担任雷神山医院心理工作组组长期间,主持并谋划了医疗队队员及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康复工作,多途径识别医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展现了人文关怀,铸就心灵铠甲。

今天,这支整建制支援雷神山医疗队已经正式“回家”,但这些上海医学创新都将留在抗疫一线,继续为医护人员所用。

周新:66岁的最年长援鄂专家,科室后辈眼中的“男神”

周新是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中最年长、最先报名、也最先抵达武汉的上海呼吸科专家。在金银潭医院鏖战的一个多月里,周新每天都要进病房,看看患者了解他们的病情变化与日常需求。凡事亲力亲为,他走到哪里,都无形中鼓舞着战友们,是这些医护后学眼中的“男神”。“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我们一方面注重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依据患者不同的症状使用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呼吸支持治疗措施。当重症患者用鼻导管氧疗不能纠正低氧血症时,要改用高流量氧疗、无创或有创呼吸机治疗。我们每天都会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一对一的制定治疗方案。”

回到熟悉的市一呼吸科,周新教授受到了科里同事的热烈欢迎。

“我们科里基本都是周教授的后辈。他不只是敬业,每次遇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在危难时,他总是冲在第一线。”科里的同事都记得,当时医院发出支援湖北召集令后,周新教授第一时间报了名。当时考虑到周新是上海市的重量级专家,还考虑到年纪关系,科室里的同事都觉得他留在上海更好。但是他很坚决,一肩挑起医疗组组长的重任。

“在我眼里,无论是学识、能力还是品格,周新主任都是一位真正的帅才。”参与支援上海市公卫中心一线的市一医院呼吸科医生说。在他的眼里,周新思路清楚,在遇到疑难时,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不喜欢夸夸其谈,为患者诊治不会满足于听汇报,一定要到床边观察患者情况才会做出判断,决定处理意见。有时候为了调整最适合患者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可以在床边守半个小时。”

王瑞兰:57位支援抗疫一线医护出自这位“最美女帅”执掌科室

“算上支援武汉和支援上海公共卫生中心,我们科一共有57位医护人员战斗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曾获得“中国最美女医师”奖项的王瑞兰是市一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在这次抗疫中,这位“女帅”掌门的科室贡献了数量最多的医护人员。

王瑞兰随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支援武汉三院光谷院区,医疗组副组长,她是12名成员中唯一的女医生。在这里,她充分发挥了自己对诊治病毒性肺炎的特长。在抗疫初期,呼吸机数量不足,不少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上不去。“由于病毒感染肺部,大部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普遍低于90,需要使用面罩吸氧、无创呼吸机等手段维持,但呼吸机又不够。”王瑞兰说道,“在上海,我们会对血氧饱和度不高的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可以改善其氧合指标。”在与武汉当地医护人员沟通后,王瑞兰等人合力为4位清醒的患者摆好体位进行俯卧位通气,这批患者的氧合果然有所改善,患者体感也自觉更舒适了。

王瑞兰在武汉三院还带领团队创下了一个记录——成功救治了一位103岁高龄新冠肺炎患者(上海医疗队成功救治的年龄最大的患者)。老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也更容易转成危重症,这位老太太除了新冠肺炎,还有有心脏方面的基础疾病,所以被送进ICU病房观察治疗。

老人年纪大了,就像孩子一样,不配合治疗,沟通特别需要用心。作为医疗组里唯一的女性,王瑞兰充分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每次查房,她都和老太太积极沟通交流,老太太就认准了王主任,特别听她的话。

为了让老人营养跟得上,三院医生还给她做稀饭做汤羹。医院提供的饭菜太硬,老人家吃不动,有空的时候,王瑞兰还会亲自给老太太喂食,“医疗队里我的年纪比较大,所以她可能更认可一些”。

“上海模式”在武汉立功,王瑞兰深感欣慰。而在回到上海后,王瑞兰也在科室内组织了“新冠肺炎研究小组”,总结从武汉带回的数据、案例、经验。返岗第一天,王瑞兰就一刻不停“无缝衔接”了所有科室工作,赶去病房、交班、了解病房内所有病人的情况、和正在国外抗疫的学生探讨起病例……

市一援鄂护士群像:给患者家人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护

在此次支援武汉的161位医疗队成员中有92位护理人员,在武汉这场战疫中,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护士,他们就像最亲密的“家人”一样,不怕脏累、不顾危险,给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护。

“我们把市一医院护理工作标准化、精细化理念运用到武汉前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南)副主任常建告诉记者。在常建所在的雷神山医院,有着不少伴有其他合并症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针对呼吸疾病的气道护理等常规工作外,护理团队还需要为有合并症的患者提供血透、腹透、伤口、静疗护理。

而在专业之外,她们更是患者可以依靠的家人,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同时也照料着他们的生活起居——

患者因为晚上走廊灯光太亮睡不好觉,十余位市一护士就利用下班休息时间用治疗巾为患者缝制眼罩,患者在收到眼罩后,一边激动地比划着一边大声说道“谢谢你们”。

患者胃口不好,吃不下盒饭,市一“美小护”就小心地把鱼肉骨头剔了,再捣成鱼糜,拌入泡饭里,将它细细捣得更好下咽。一次只喂小半勺,以防呛咳,一顿饭要喂上大半个小时。

患者严重便秘,解不出大便,在武汉三院支援的沈燕护士就为患者灌肠,甚至戴上手套,亲自为患者抠出排泄物。

甚至当医务人员感到身心俱疲时,在金银潭医院支援的张明明护士还临时客串起了“心理治疗师”,听他们倾诉,纾解他们的压力。

护士们的辛劳,患者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一位患者在即将出院时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希望疫情结束,护士们都能成为拧不开盖的小姐姐!” 

(责编:龚莎、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