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小科普

问人不如问医!哪些囊肿要手术?

2020年04月20日14:07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体表包块中最常见的囊肿为皮脂腺囊肿和腱鞘囊肿,占到体表囊肿的80%以上。那么,同是囊肿,他们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治疗处理的方式是否一样?本期,来自上海长海医院整形外科的医生将给大家答案。

什么是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所谓囊肿,是缘于病变毛囊下方存在囊壁,并分泌皮脂腺堆积在囊内。肿物一般表现为柔软或稍坚实的球形,位置浅表并与皮肤粘连,基底稍有活动性。大多可在表面皮肤看见一个点状的“黑头”即病变毛囊,挤压时可有豆腐渣样内容物排出。常见的发病部位在胸背部,面颈部,和头皮等处。

皮脂腺囊肿大部分情况下“不痛不痒”,生长缓慢。而抵抗力下降、吸烟、饮酒饮食刺激或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囊肿均可迅速增大或发生感染。感染表现为表面发红、疼痛、质地变硬或出现波动感甚至破溃(图2)。

皮脂腺囊肿怎么处理?

挤压、针刺等方法均是错误的,无法真正去除病灶,并容易引发感染。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彻底的解决办法,并有效防止复发。对于未发生感染的完整的皮脂腺囊肿,可直接切除病变毛囊和囊壁,一次性解决问题(图3)。

对于已感染的,包括因破溃而症状反而好转的皮脂腺囊肿,更需要及时就医。一种方法是遵医嘱选择抗生素进行“消炎”,配合酒精或碘伏等消毒液局部湿敷(图4),定期复诊,待炎症范围清晰局限,再将病灶完整切除。

如上述处理效果不佳,或病情评估需要立刻手术者,则通过手术打开感染灶将脓液等内容物引流干净,刮除残余囊壁,换药数次直至炎症消退,再将伤口闭合(图5)。

如果囊肿自行破溃,要及时进行专科换药处理,一般仍需择期行手术治疗,避免囊肿残留而复发。

皮脂腺囊肿是良性疾病,但不要一直“拖着”,及时就诊避免感染而招致“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什么是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一种良性体表肿物,常见于手腕、脚踝等处的皮下,尤其在不当的活动后容易发生。

腱鞘囊肿是如何形成的?

可能的原因是当关节囊或腱鞘出现薄弱处,其内包裹的滑液会从此处顶出,在皮下形成一个“泡泡”。

大部分腱鞘囊肿没有症状,可能起病迅速即所谓“忽然发现”。当发现关节附近的体表肿物,可以先自我诊断一下,因为腱鞘囊肿有典型的表现:多呈球形,触感较韧,轻压有弹性。可以在皮肤下滑动,但底部是较固定的(图2)。如果仍不确定,做一个B超检查多能确诊。

腱鞘囊肿需要治疗吗?

没有不适症状且不影响关节活动的腱鞘囊肿是无需特殊处理的,但是要注意减少相应关节的不当活动,或是佩戴护具。

部分腱鞘囊肿会引起酸痛等不适或限制关节活动,此时建议就医来评估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总体复发率达70%。首先也是减少活动,可佩戴护具。若是进行囊液抽吸,很快会出现复发,故抽吸只能作为临时减轻症状的办法。在囊内注入药物促使囊腔自行粘连闭合可一定程度降低复发概率。

抽出的囊液:

手术治疗:手术可尝试将囊肿完整去除,但总体复发率仍有30%。手术后会有一些不适感,如麻木、针刺或胀痛感。由于腱鞘囊肿所在的位置周围常有细小神经分布,手术有损伤神经的风险从而导致相应部位运动、感觉异常等症状,有的可在3个月到半年内逐渐恢复,有的则会持续。术后2-6周可恢复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佩戴护具。

对于复发的腱鞘囊肿,遵循初次发现的处理原则。所以,腱鞘囊肿的处理方式取决于患者的实际情况。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