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4月14日电(王文娟)14日,宝山区检察院在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保集e智谷园区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15-2019)》。
据悉,保集e智谷园区是宝山区智能装备制造基地。2020年1月,宝山区检察院在该园区设立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线索受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等“一站式”司法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宝山区检察院检察官每周二次至工作站提供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法律服务。
《白皮书》显示,2015年至2019年,该院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案件共计77件212人。从案件数量上分析,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上升趋势最明显,审查起诉案件及人数同比分别上升85.7%和309.1%。从案件类型上分析,高度集中,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数量占绝对比重。
《白皮书》显示,知识产权案的主要特点:一是对象集中,高档服饰、名烟名酒成为造假首选。提起公诉的38件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中,侵权对象为外资品牌的占63%;中资品牌的占37%,其中1件涉及宝山区民营企业本土品牌。以路易威登、香奈儿等外资高档服饰品牌以及中华、茅台等名烟名酒品牌为侵权对象的案件占提起公诉案件的五成以上。二是载体更新,互联网平台逐渐成为售假温床。依托淘宝、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实施犯罪占绝大多数,尤其是以高档服饰品牌为对象的侵犯商标权犯罪,绝大部分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向他人销售,分布广、销售数量大、涉案金额高。三是链条延长,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多地分离。犯罪团伙中各成员分踞多个地区,各自负责采购、生产、仓储、销售、发货、客服等环节,犯罪链条不断拉长,组织化、专业化特征日益凸显。同时,依托现代金融、通讯、物流,通过银行转账、手机联络、快递运输等相互勾结实施犯罪,产销分离,跨区域作案成为常态。
据了解,为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宝山区检察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成立专业团队。金融及知识产权专业办案组办理全市首例利用网络贩卖ISO国际标准案,获上海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国家版权局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二等奖。二是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在办理汪某某等3人假冒注册商标案时,深挖犯罪全链条,有效追捕遗漏同案犯,及时追诉遗漏犯罪单位,均获法院判决。三是探索知识产权权利人告知制度。2018年即试点知识产权权利人告知制度,在批捕、起诉阶段向权利人制发告知书,提升权利人诉讼参与度,推动办案程序公开透明。四是加大追赃挽损力度。与侦查机关签署《关于做好经济类案件追赃挽损工作的协议》,从加强个案指导、个案监督、协调联络、经验总结等方面展开协作,有效降低权利人维权成本,提升追赃挽损工作实效。五是加强风险防范宣传。编写《企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提示》宣传手册,策划32期古风连载漫画@企业家系列法宣产品,获全国检察新媒体栏目二十强。近期,根据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又开设“复工复产法律网课”,助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防范风险意识。
《白皮书》针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面临的作案手法隐蔽性迷惑性增强案件办理难度大、轻缓刑适用比例较高反复犯罪仍有发生等问题提出对策。
多措并举增强办案质效。要准确把握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制售分离的特征,建立可持续的跨地区联动协作机制,追根溯源打击犯罪全链条。要强化与大型互联网平台合作,通过相关平台的大数据检测预警系统,加强日常监测跟踪和线索排查,及时发现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要整合专业化办案资源,组成知识产权人才库,根据个案需求,适时指派相关人才加入办案团队或召开专业领域的检察官联席会议,研讨办案难题。同时,充分发挥地区优质高校资源,借助“外脑”开展专家咨询,提升专业水平。
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严把轻缓刑适用标准,对反复实施侵权、没有悔罪表现或者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等情况的被告人,依法向法院提出不适用轻缓刑的量刑建议,并配合法院追缴违法所得、没收侵权商品、宣告禁止令等。要注重引导侦查人员全面收集关于犯罪金额的证据,准确认定犯罪金额,为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施以刑罚提供依据。要深化审判监督职能,对量刑畸轻、适用缓刑不当的案件提出法律监督意见,加大惩治力度。
加强宣传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要通过法治宣传、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站等途径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对企业存在的知识产权管理漏洞,要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书》等方式,帮助企业堵漏建制,完善自身的管理。
宝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江静良表示,下一步,宝山区检察院将深入贯彻市人大常委刚刚通过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足“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建设宝山智能智造之城提供司法保障,为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