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勇担当,重症救治我护航” 麻醉医生的使命与担当

2020年04月13日19:05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每年的3月30日到4月3日是中国麻醉周,今年的主题是“敬畏生命,关注麻醉——抗击疫情勇担当,重症救治我护航”。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冲在湖北一线的麻醉医护人员就有近千人,再加上全国各地的“麻醉人”,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是无影灯下 “生命的守护神”,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勇士”——由麻醉医生组成的“插管小分队”,作为“离病毒最近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插管中,为危重症患者的呼吸保驾护航,体现出麻醉医生的使命与担当。

插管小分队:“离病毒最近”,重症救治为生命护航

插管为什么风险那么高?因为新冠病毒主要侵害的是病人的肺部,插管的过程里,麻醉医生给与病人头部的距离比较短,所以病人呼出来的局部空气里的病毒浓度相对是比较高的,所以插管是麻醉医生感染新冠肺炎极为高危的一个操作。

“既要保证给病人把插管插得成功,同时要防范对麻醉医生本身造成的新冠肺炎感染。在做好个体防护的状态底下,我们推进使用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的方法,也就是说给病人打完麻醉药,同时给他充分剂量的肌松药物,用肌松药让他没有自主呼吸,然后进行气管插管,这样就防止插管过程里面的呛咳或者给病人加压给氧造成局部气流泄露,造成的交叉感染的风险。”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天龙教授介绍道。

今年中国麻醉周的主题是 “敬畏生命,关注麻醉——抗击疫情勇担当,重症救治我护航”,“一是传递了我们麻醉学科作为整体医学的一个学科,我们的初心是保驾护航。二是传递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中担当的精神和担当的角色。在疫情当中,麻醉医生不光是身先士卒加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充分发挥麻醉学科的传统优势、技术优势还有能力优势,能够提高整个危重症病人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李天佐教授表示。

直逼生命底线:麻醉,不仅仅是打一针那么简单

“麻醉学科是一个直逼生命底线的学科。在手术台上,我们要把病人的呼吸给接管过来,甚至在一些更重要的时刻把病人的心跳接过来,控制病人的意识,直接调的是生命底线的循环、呼吸、神智等。”李天佐教授强调。

麻醉在整个围术期医学中的作用是愈发凸显,麻醉学所涵盖的范畴包括临床的麻醉、重症医学、疼痛诊疗、患者的治疗。王天龙教授解释道,所以从麻醉学的范畴来看麻醉不仅仅是给病人打一针那么简单,对生命的机能进行良好的维护,外科所造成的失血等等方面的内环境的紊乱都需要麻醉医生做很好的调控,降低手术和麻醉相关的并发症,改善病人术后的转归,降低病人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另外一方面是关于疼痛的诊疗,我们不仅仅是对于急性的术后疼痛的管理,还涵盖了一些慢性疼痛的诊疗。现在有很多麻醉手段可以帮助病人来减轻痛苦,所以说麻醉的领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不仅仅是满足外科的需要,实际上还有对重症病人的管理、消除病人的疼痛、甚至改善病人的睡眠,技术在不断延伸。”

“工作夫妻”: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紧密合作

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在一个围术期的团队里,二者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都服务于病人,手术大夫管的是手术的情况,手术的成败决定于他们。术中的情况跟术后转归是很重要的,这决定于麻醉医生。

罗爱伦教授说麻醉医生是外科领域的内科医生,是因为麻醉医生必须了解所有的情况,必须保证换着在术中包括术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安全。因而麻醉医生必须有全面的知识,而且要跟外科有非常好的合作。手术医生和外科医生就像是 “工作夫妻”,二者之间很好的合作对病人的术中的安全、对术后的转归都特别重要。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常委、中日友好医院赵晶教授表示:“麻醉医生术前访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首先,最重要的是了解病人的病史,对于患者之前发生过的情况要从病史、症状、体征都要有全面的评估。其次,是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此外,术中甚至在术后有严密的监测。”

(责编:实习生、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