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统管:一屏观上海,一网管全城 一网通办:市民高频事项全程网办

“两张网”提升上海城市治理能力

今年还将实现一批事项“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020年04月13日08:37  来源:上观新闻
 

作为上海首创的政务服务品牌,“一网通办”上线一年多以来,已接入服务事项2312项,个人实名用户数达2186万,市民企业办事越来越“像网购一样方便”

承担“一网统管”工作的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建设,自去年以来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0版”如期建成,今年不断完善升级,并争取在进博会前建成“2.0版”

“一旦有人确诊,后台系统第一时间就能‘排兵布阵’。”本月初,长宁区疾控中心上线了基于“一网统管”的疾控智慧化系统,疫情发展、防疫力量、重点人员管理、集中隔离点观察人员等信息在一张大屏幕上一目了然,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做好趋势分析、监测预警,扎牢防控网络。

这两天,居家办公的魏文沁收到了快递送来的新版社保卡,从申领到开通都在手机上操作完成。疫情发生以来,市民“不见面办理”比例较以往大幅提升,2月底一度超过50%,13个高频事项在“随申办”上实现了“全程网办”。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让城市治理经历了一次实战考验下的跨越。牢牢牵住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两个城市治理的“牛鼻子”,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高效处置一件事”,上海在前期改革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超大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作为上海首创的政务服务品牌,“一网通办”上线一年多以来,已接入服务事项2312项,个人实名用户数达2186万,市民企业办事越来越“像网购一样方便”;承担“一网统管”工作的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建设,自去年以来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0版”如期建成,初步实现了“一屏观上海,一网管全城”。

高效感知,快速响应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神经末梢”的感应能力,都影响着条件反射的响应速度。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当下尤为重要。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架构下,上海依托城运系统,将与入境人员有关的公安数据、政府数据、社会数据、企业数据、感知数据源源不断地汇聚,通过“疫情防控关注人员落脚点研判”“密切接触者发现”等数据模型运算精确查找境外来沪人员落脚点、还原活动轨迹,及时推送卫健等部门开展处置,打造了一条由“入境转运”到“落地管控”的闭环之路,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提升了城市的“免疫力”。

“大数据能够准确地告诉我们,哪些人来自重点地区、住在哪里,从而使防控工作更加精确。”上海市公安局数据处处长沈与辛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公安、卫健、机场、铁路、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单位开展数据对接,汇聚涉疫人员信息、手机号码、出行、住宿、快递物流、发热门诊、购买退热药品、感知端等20类1.2亿条网上网下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数据资源。

居家隔离的市民出门遛狗,前脚出门、后脚就被劝返回家;辖区内1700名员工申请复工,经数据比对与排查后只有一部分300人获得复工批准……

2月上线的“一网统管”防疫专页,集合多部门数据,连接市、区、街道三级网络,实行精细化管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首个试点“一网统管”防疫专页的江苏路街道城运中心,社区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政务微信输入相关信息,后台就会实时反映到“一网统管”大屏。防疫专页上,主要有疫情发展、实时播报、区域地图和重要点位、重要工作模块四个部分,还包括一个小区的居家观察人数、健康状况、重点地区来沪人数、小区封闭状况、卫生消毒状况等数据,都整合在了这一个系统里,1.52平方公里面积、24幢楼宇园区、1000余家企业、900多家沿街商铺尽收眼底。无微不至的高效感知,为社区疫情研判提供了决策支持,也为快速响应和处置创造了必要条件。

“这就像我们街道的‘大脑’。”街道工作人员如此形容。这张防疫页面实时处理着各类信息,自动分配任务到指定科室,不用再手工将各类表单发给各个科室,也大大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警,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启动,资源物资第一时间调配,指挥联动第一时间响应。“一网统管”通过更广泛的数据联通、更尖端的智能应用,让城市管理这张“网”更敏锐、更智能、更高效,也让城市生活更便捷、更有序、更安全。

数据赋能,精准研判

一张张昼夜滚动不息的“大屏”仅仅是载体,屏幕信息背后的海量数据才是城市得以高效运转的秘诀所在,也是“两张网”施展效能的“本体”。

作为“一网统管”的主体推进部门和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城运系统充分利用智慧公安建设成果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整合接入公共安全、绿化市容、住建、交通、应急、民防、规划资源、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气象、水、电、气等领域22家单位33个专题应用,深化联勤联动,探索研发地图服务、气象服务、交通保障、应急处置等六大插件,围绕城市动态、环境、交通、保障供应、基础设施5个维度直观反映城市运行的宏观态势,为跨部门、跨系统的联勤联动增效赋能,初步实现了“一屏观上海,一网管全城”。

仅仅做到数据的归集还远远不够。如果说数据的丰富和完整程度决定着“两张网”效能的“下限”,那么数据的分析运用能力则决定着治理水平的“上限”。针对城市管理的难点、堵点,“一网统管”应用智能化分析和预警预测手段,创新研发出了城市管理风险洞察、玻璃幕墙坠落风险预警、渣土车未盖顶预警等一系列智能化应用,推动社会治理从应急处置向风险管控转变。

随着复工复产复市有序展开,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走出家门,如何在保障城市运行同时提高防控管理效率和精度?2月17日,以红、黄、绿三色标示用户健康风险状况的“随申码”上线。在街道社区、企业园区、政务大厅、商场医院,“绿码通行”已成为上海市民的新习惯。截至3月底,“随申码”已累计使用超3.7亿次,用码人数超1441万人。

“依托市大数据资源平台汇聚国家及本市公共管理机构数据,将来自卫健、公安、交通、运营商、航空、铁路以及互联网公司等方面的数据多源校核。”市大数据中心应用开发部工程师方海宾介绍,多源数据经大数据计算后,实时动态更新,精准研判,让赋码结果更客观、更准确。

昨天,市大数据中心刚刚迎来挂牌成立两周年的“生日”。作为“一网通办”的推进主体,大数据中心正聚焦数据整合和应用,协调各区、各部门形成合力,突破数据汇聚共享的瓶颈,让“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

海量数据的归集,为个性化、精准化、主动化、智能化服务创造了可能,也不断推动“一网通办”从“能办”向“好办”转变,网上办事比例从最初10%左右上升至如今的40%。

通过整合分析不同部门汇聚而来的数据,“一网通办”为每个人和企业“画像”,形成了个性化的“一人一档”和“一企一档”,使用户享受到“网购”般“千人千面”的主动推送服务。

今年2月,市民王先生收到了一条短信,提示自己的居住证已自动延期1年。原来,“一网通办”经过数据分析发现,王先生的居住证即将到期,由于公安部门对疫情期间到期证照实施系统自动签注、延长,包括他在内的17万余人都无需再前往线下办事大厅办理续签。疫情发生以来,2000多万个人用户、204万企业用户收到了“一网通办”通过个性化主页主动推送的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公告及服务信息,14万家符合条件的企业收到了精准推送税务优惠政策。

流程再造,自我改革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随着城运系统“1.0版”的建成,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也将在今年不断完善升级,并争取在今年进博会前建成“2.0版”。同时,今年也是“一网通办”的“攻坚提升年”,相较于去年的“攻坚年”,一词之差,对政府部门的要求却是实实在在的提高。

对业务流程的再造,成为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目标的破题之策。

疫情防控期间,本市部分企业准备紧急投入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器械,却因原定审批时间过长犯了愁。为此,市药品监管局通过建立应急审批小组,简化申请资料,优化审批流程,在企业提交资料的同时,同步推进检验检测、技术审评、体系核查和生产许可工作,短短4天内就完成5家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防护服、碘伏棉签和酒精棉签生产企业的审批工作,这一流程原本需要74天。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产品,则通过“一网通办”实现“足不出户,网上办结,即时生产”,为疫情治疗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尽管是“特事特办”,类似经验却值得借鉴。要实现政务服务“进一网、能通办”,就要让群众从“找部门”变为“找政府”,从而在办事时“减时间、减环节、减证明、减跑动次数”,让原本的审批流程“串联”变为“并联”。去年,上海选取了一批高频、跨部门事项切实推进流程再造,并提出“双减半”“双一百”的年度目标,最终实现审批事项提交材料平均减少52.9%,办理时限平均缩短59.8%,新增全市通办事项177个,业务流程再造事项105个,均超额完成。

以往要开一家饭店,至少要涉及市场监管、酒类专卖、绿化市容、消防4个部门的6个审批事项,跑动6次,提交31份材料,耗时58个工作日。去年,“一网通办”新增“一件事一次办”,通过打通数据、简化流程,通过“一个窗口”接受办事人的“一表申请”,将原来的4张申请表融合成1张申请表,通过电子证照应用免交身份证、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将食品经营许可、酒类零售许可、开业前消防检查3次现场核查改为1次联合审查,从而一网办理、统一发证。现在想要开一家饭店,只需跑一次,提交12份材料,10个工作日就能办结,截至目前办件量已达1.2万件。

“今年,上海还将继续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对业务部门的流程进行革命性再造,实现一批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介绍,首批14件事包括企业纳税缴费一件事、创新创业一件事、公民出生一件事、医疗付费一件事等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事项,将职能部门办理的“单事项”集成为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