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如何照顾?哪里来的生日蛋糕?浦东32号隔离点里的故事

2020年04月09日18:41  
 

4月8日上午10时47分,32号隔离点最后两位“客户”——王女士和她的母亲走出了酒店大门。酒店大堂内,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们挥手与她们道别。

从3月25凌晨5时接收第一批境外返沪人员开始,32号隔离点经历十多天的忙碌后,迎来了阶段性“胜利”。4月7日、8日两天,完成14天隔离观察的189名隔离人员,陆续离开隔离点。

离开前,不少隔离人员与工作人员依依惜别。尽管时间短暂,但特殊的经历,让他们拥有了“满满的温暖回忆”。

“特殊情况,应该照顾”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好了我们就准备下去了。我帮你们拿一个行李吧。”32号隔离点工作人员王英子敲开了1201室的房门,对着王女士母女俩说道。

王女士和母亲从新加坡返沪。十多个小时的路程上,两人为了安全不吃不喝,到隔离点时已是身心俱疲。然而,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横亘在面前——王女士的母亲年近八旬,并且患有基础病,需要人照顾。

“回国之前我们就已经了解过,集中隔离是每人一个房间,但母亲的年纪和身体状况摆在这里,的确没办法一个人住。”为此,王女士十分焦虑。

工作人员得知后,为王女士支招——向上级部门申请,请求“特事特办”。没多久,答复来了,“特殊情况,应该照顾。”

这让王女士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本来这次回国,就是因为母亲常吃的药不够了。能够住同一间,这样就不用担心母亲吃药、夜间照顾的事了,感觉一下子就不担心了。”

32号隔离点负责人董鹤萍告诉小布,3月24日、25日两天,189名境外返沪人员集中被送到隔离点,对于那些有特殊需求的隔离人员,工作人员都会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协调解决。

这样的热心,让王女士很感动。“隔离期间,有什么需求,往往是一个电话过去,工作人员就能帮我们解决,实在是很感谢他们。”

餐盒里的菜丝毫未动

对于像王女士母女这样的特殊隔离人员,工作人员多花了不少心思,及时关心她们,从一个个细微之处,关注着他们是否有一些特殊的需求。

开始隔离的前两天,细心的工作人员在回收每天餐盒时,发现了异样。901室住的陈先生明明是个年轻小伙子,但餐盒里的菜经常是丝毫未动。

“你好,我是这里的医生,工作人员发现你最近没怎么吃饭,是有什么不舒服吗?”工作人员俞家顺得知后,专门给陈先生打去了电话。

“我呢,有个小情况,因为我是少数民族,这里面有些东西我们比较忌讳,所以没有办法吃。”陈先生一解释,俞家顺就懂了。“那这样,我们这边可以提供清真餐食,我帮你登记一下,下一顿饭开始,我们会给你专门送清真饮食,而且会在上面标明。”

“我觉得这里的工作人员挺不容易,所以一开始就没准备说,打算就靠吃泡面撑过这段日子算了。没想到,工作人员这么细心,一下子就发现了,还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陈先生说。

更让陈先生感动的是,隔离点原本每天只送一次快递。但工作人员发现陈先生的快递是胃药时,第一时间便给他送了上去。

结束隔离离开前,陈先生遇上了俞家顺,两人像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交谈了良久。

迟到的生日蛋糕

4月7日,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品尝了迟到的生日蛋糕。送来蛋糕的,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巴西人胡安(化名)。胡安的妻子与三个孩子,当天结束隔离回家。

如何安置胡安一家,有过一段波折。根据规定,一名成年人只能带一名14岁以下的孩子同住。胡安的三个孩子,大的13岁,一对双胞胎只有9岁。

得知妻子和孩子要被隔离后,胡安担心孩子们,提出过一家四口住一起,或者自己进隔离点带着其中两个孩子住。然而,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发现都不可行,只能反复劝说胡安,并答应多关注一家四口。

隔离期间,13岁的大儿子正好迎来生日。为了让照看着一个弟弟的他能够更加有动力,工作人员给他送上了一套中国特色的文房四宝作为生日礼物。

于是,这才有了4月7日送上生日蛋糕的一幕。“亲爱的天使们,感谢你们照顾了我的家人,和这么多人。”胡安还特意写了一张贺卡,向隔离点的工作人员致敬。

感情的流动,让隔离点变得更加暖心。

“刚发现自己有乳糖不耐,

以后送餐不用送牛奶和酸奶了,给有需要的人”

“不好意思,垃圾有点多”

“感谢每一位医护的付出,

这些天因为有你们而幸福”

……

隔离人员的留言,被贴在了工作区的留言板上。

董鹤萍说,隔离点工作虽然辛苦,但这些暖心的留言,成为大家的动力。“这一次的任务圆满结束,我们将做好准备,迎接后续的任务。”他说。

(来源:浦东发布)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