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上海各级医疗机构正加快恢复医疗服务,市、区两级医院业务量呈加快回升态势。与疫情前相比,近一个星期(3月17日—23日)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和手术人次分别恢复到70%、65%和48%的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恢复到76%的水平。
确保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全面恢复门诊服务,目前门诊量达到同期的50%以上。3月以来,急诊就诊人数已达去年同期的60%以上,重症、危重症已达70%以上。春节前合并及关闭的病房逐步开启,除疫情期间改建占用的1个病区外,全院所有病区均已恢复收治病人。与同期相比,在院人数恢复至80%以上,其中上海本地病人数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0%以上。疫情防控期间,中山医院急诊及重症患者的手术和抢救工作均正常进行,以保障急性心梗等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医院逐步开放择期手术,并优先为肿瘤的限期手术患者及时提供诊疗服务。近一周来,日均手术可达300余台次,总量达到去年同期75%以上。
为保障患者安全,降低院内感染风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通过患者分级与技术分级开展风险评估,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主导,对各级别的风险分别采取相应的感染管控举措。自开放普通门诊后,医院从大门到门急诊楼设置了三重测温和流行病学史调查关卡;通过开放六种预约途径、院前在线预检和分诊等,引导患者错峰来院,减少在院逗留时间;对于重点地区来沪、尚处于医学观察期的人员,在门急诊分别设置专用诊室,严格与普通病人隔绝。截至目前,同仁医院门诊所有科室均已复诊,手术、有创操作、内窥镜等技术项目几乎全部开展。
记者获悉,多个医院各科室纷纷筑起“防火墙”,给予患者多重安全保障。麻醉手术科严格区域划分、优化消毒流程,对手术人员加强院感培训。即使有新冠肺炎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患者,也可安排在负压手术室进行操作。此外,针对妇产科患者和儿童保健门诊的患儿,许多医院特别设置了专用流调通道,由专梯直达诊区,在这个独立的区域里,挂号、付费、看诊、检查、取药甚至小手术都能一门式“搞定”。
同时,本市37家市级医院积极开展线上咨询服务,截至3月23日,各家医院的咨询平台累计访问量达227万余人次。截至3月24日,市发热咨询平台累计接听咨询电话1.7万余个。
市卫生健康委表示,本市各级医院将在确保院感防控前提下,持续增加门诊号源和开放床位,加快手术排期,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断提升临床收治能力。同时,充分依托医联体,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落实分级诊疗,分类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落实延伸处方、长处方等便民利民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