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十七年磨一剑,那个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小女孩长大了

2020年03月27日20:33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时间:2020年3月27日

地点:武汉雷神山医院

作者: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李佳

2020年3月27日,我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的第37天。

今天,被一位老先生刷屏。

“They ask for my availability, and I said yes. When you decide to be a doctor in life, you get involved. I swore an oath. Afraid of getting sick? Then it is better not to be a doctor.”

这位老人,是85岁的意大利麻醉师Giampiero Giron。意大利,是欧洲COVID疫情的中心,累计确诊8万例,6000多位医护人员感染,39人殉职。中国先后派出3批专家组赶赴意大利。

白衣执甲,受命于危难之间。

Getting involved,使命与抉择

17年前,我在同济大学医学院读研究生一年级。那一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也印在了一代中国人的记忆里。

因为,那是2003年,世界认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叫做SARS,老百姓更多地称之为“非典”。很多的记忆已经不再清晰,然而,那一年的触动,却铭刻于心。

我参加了学校的志愿者队伍,给同学们分发口罩,消毒校园;我接听上海市防治非典健康热线,接电话接到说不出话;我写出《非典下的收获》,被《文汇报》刊登在“成长笔记”专栏......当听说医护人员争相奔向前线的时候,我在文章里写道:“在危难的历史关头,白衣战士的责任感是他们脑中唯一的念头,清晰地凸显出来。”

其实那时的我,并不很懂。?

17年之后,我懂了。

当我的老师和朋友们在大年夜紧急去了武汉,当援鄂的队伍一支接一支地出发,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是的,这就是一场战争,一场靠决心、勇气和才华 决胜的战争,一场靠爱决胜的战争。

总有些征程需要出发,不管环境如何艰险。因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

我是风湿免疫科医生,并不是救援的第一梯队。所以,我一边待命金山公卫,一边和同事们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写文章解答风湿病人在新冠时期的 困惑,参加患者的网络答疑,回答老病人微信咨询,帮他们联系急需又买不到的药物......我也记下了自己每日的忧心忡忡,正如张文宏老师所说:“我们是一群焦虑的人。”

然后,当医院开始在全院招募援鄂队员的时候,我报了名。接到紧急出发通知的那个夜晚,我忽然心安了。

生命里,总有一些事,是你注定要去做的。

2月19日,我和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一起启程奔赴武汉。在机场,媒体记者录下了我的话:“每个人生来都不是英雄,然而,我们有自己的使命,这是我们作为一名白衣战士的光荣。”

没错,是使命;所以,并不需要抉择。

需要面对的是,练习“性命攸关的脱衣服”时的紧张,第一次走进负压病房两重门时的忐忑,以及看到那些期待你的危重病人时候的从容。

因为知道,我来了,我可以做些什么。

To be or not to be, 思考和成长

在COVID的治疗中,没有人是专家。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上海的时候,我就无数次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平生第一次如饥似渴地阅读所有的指南和文献,了解疾病的特征,预后不良因素和各种治疗。而在网络中,对病毒的来源,传播和变异也有着很多的争议。

我们并不仅仅是医生,我们还是科学工作者。

我和我的免疫学老师讨论COVID的免疫学机制;和ICU导师分析病情和危重病人的救治;听呼吸科老师分析肺部影像和呼吸生理的变化;和本治疗组的老师们思考每一个患者的救治方案。

我觉得“有效的抗病毒,生命支持和对症处理”是最重要的原则。在没有特效药物的前提下,稳定生命体征和脏器功能,保护和激发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控制继发感染,争取康复的时间,是我们每日最重要的职责所在。

新冠的指南不断变化,文献迅速增加,各种临床实验层出不穷。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还要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来验证理论,修正理论。

因为,这一直是科学进步的途径。

我在风湿科病房学到的所有关于免疫,感染和重症的知识,我过去一年来读过的临床研究书籍、听过的讲座,和COVID诊治中不同专业医生对我的教导,都成为这次战斗中的武器。

值班时,我分析病人的每个指标和病情变化,思考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预后;休息时,我看文献,参加业务学习,聆听经验分享。总有一些患者会让我们觉得束手无策,然而,总有一种信念要努力到最后一刻。拯救生命的,不仅仅是爱和关怀,更是知识和经验。

在我的家里,有一张黑白照片,是幼小的我和爸爸妈妈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合影。人生中第一次看大桥,第一次坐渡轮的经历,被留在了美丽的黄鹤楼边。2020年的春天,又回到阔别已久的武汉。驰援雷神山满月的时候,我在微信里写下8个字“为爱而生,与梦同行”。

今天,成为4万白衣战士中的一员,那个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小女孩长大了。

【专题聚焦】战“疫”日记——“我们一定能赢!”

(责编:董志雯、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