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3月20日电 (曹玲娟 李艳华)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上海静安区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新动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近两个月几乎按下了“暂停键”。静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通过区人社部门精准施策、搭建平台,加快企业返岗复工并积极寻找市场机遇。目前,该区区内31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全面复工,助企不缺位、服务不打烊。
“身入”企业回应关切
企业复工前夕,静安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已召开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复工工作的视频电话会议,全力做好人才大厦、新理想大厦等重点楼宇载体的疫情防控工作,对接服务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返岗复工。2月9日复工以来,市、区各级层面十分关注静安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复工复产,各级领导分别实地走访了前锦众程、任仕达、红海人力等13家企业,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需求。
静安区人社局还对区域内80家重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需求调查,找准疫情下的企业所急所盼。调研分析发现,企业最突出的困难是在职职工工资及社保成本高、订单和业务量减少。最集中的需求是疫情期间的社保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工线上培训补贴等人社政策落地和解读,以及财税扶持、国有企业减免中小企业房租、金融信贷等相关政策的对接与解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日前,静安区人社局已推出政策“导航员”“宣讲员”,以直播形式为企业解读“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政策”,以及企业最关心的培训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方面的人社政策,解决了复工复产过程中的众多疑惑,解决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手中有“粮”复工不慌
连日来,静安区人社局局长王光荣不停收到手机短信:“刚在建行静安支行吴总经理这边,办好了我们公司的贷款授信手续。感谢您介绍!”“针对小微企业的产品特别好,能帮助我们解决经营现金流的压力”“力德贷款批复下来了400万元争取本月放款”……
原来,不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因疫情及客户业绩下滑而给自身带来运营困难,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签单量减少、部分客户的业务款不能及时到账、企业本身运行的日常开销必须支出等种种原因,带来现金流压力大,急需融资贷款。
静安区人社局主动服务。如今年2月初,该局便对接静安区金融办,为力德国际和建设银行静安支行牵线搭桥。很快,银行走访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周末加班处理申请材料,线上审批,线下一周时间就办理好了贷款合同审批手续,力德国际以最快速度顺利享受到了低利率、免抵押物评估费和登记费的400万元的贷款额度。
力德国际CEO朱德权说,“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始终有区人社局的陪伴,衷心感谢!”目前,该企业已经着力优化服务产品,并开通线上指导服务渠道,更好地适应当下多样化的用工模式。
政企联动共渡难关
企业开工上线,房屋租金、水电物业费随即而来,企业运营的成本开支一样不能少,房屋租金减免很快成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关心的大事。中国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区积极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主动让利,降低在园机构房租成本,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落到实处,始终保持一流的服务和营商环境。
上海人才大厦告知所有承租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减免2个月房租。上海苏河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则面向社会公告减免房屋租金事宜,并公布相关申请条件。作为民营企业的上海新理想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更是用实际行动为承租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创新园的数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减免半个月近100万元房租。该公司董事长表示:“企业生存发展都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够共克时艰、抱团取暖、互利共赢,我也希望在特殊时期尽一份微薄之力。”
据了解,静安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也于近日提前拨付到位。“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创新发展”“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能级提升”以及“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人才引进”等项目,让26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直接受惠共计1081万元。
静安区人社局局长王光荣表示:该区人社局将统筹把握区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际情况,继续推出相关政策,切实帮助企业有序经营、加快回归到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