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什么,找小唐” 她是川沙派出所疫情防控联络员

2020年03月07日13:16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3月7日电(葛俊俊)90后的唐慧玲,是浦东公安分局川沙派出所内勤组里年龄最小的党员民警,新冠疫情爆发后,她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纤瘦的身影穿梭在派出所防疫物资派发、社区居家隔离法律告知、行业单位排摸签约等各项繁忙工作中,爆发出持续而强烈的能量。

“缺什么,找小唐”

川沙派出所里有一句顺口溜:“缺什么,找小唐”。

“小唐,我们警组的口罩和手套哪里领?”“小唐,这篇动态需要修改一下!”“小唐,这家单位从业人员信息填写有误!”“小唐,我们共排摸多少家单位了,还有哪几家单位没告知过?”……虽然忙到飞起,但在唐慧玲看来,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分局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唐慧玲承担着全所后勤保障工作。口罩、酒精、手套等紧缺的防疫物资是每日必清点发放的“装备”,如何做到合理、不疏漏,也是门技术活儿。她督促食堂做好清洁消毒等安全措施,与每位工勤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积极落实所里民警、辅警营养餐安全保障计划,确保每位进餐人员的饮食卫生与健康。

派出所疫情防控“小专班”成立后,她作为联络员积极协调涉及建交委、生态管理局行业单位采集工作的各个事项,为各部门在派出所临时办公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有力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转。

“小唐警官说的,我们保证执行”

为了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恢复,“小专班”是一刻也不停歇,不是在检查排摸企业复工情况,就是在督促落实企业防疫工作。而第一次接触这种紧急专项任务的唐慧玲,在经历了一开始的手忙脚乱之后,很快就做到了从容不迫。

2月18日,辖区内有一家企业没有按规定及时上报从业人员信息,在“小专班”督促提醒之后,该公司也仅仅上报了一份简单的情况。唐慧玲仔细核对后发现,这里面却漏填了最重要的重点区域流动人员来沪返沪时间、已隔离时间等信息,她立马再次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二次沟通。

“你可是签过责任书的,是要承担责任的!”“这是为了能掌握返沪员工的情况。”“你自己都不掌握手下员工的返沪情况,万一有人中招怎么办?”“一个人感染,到时你厂里的其他人不还都得隔离了?那时不要说复工,你自己说不准都被传染了!”……

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负责人在唐慧玲的不断督促下,终于认识到了排查员工返沪情况的重要性,立即落实专人负责,保障防疫措施到位。而这之后,这名企业负责人对唐慧玲提出的工作要求都不折不扣地一一落实,他说:“我知道小唐警官都是为我们考虑,小唐警官说的,我们保证执行!”

“小唐是我们的最后一道关卡”

辖区里有615家行业单位,这都是“小专班”一家家走下来的,但走访排查时难免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防止工作疏漏,唐慧玲还会对复工员工的行程进行随机抽检、上门复核,确保收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事们也常常戏称:“小唐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道关卡”。

有一次,唐慧玲和“小专班”同事在一家汽修企业内随机抽检员工情况时,发现员工小吴近期曾离开过上海。问询企业负责人,对方表示并不知情,直接问询小吴,他也矢口否认。但在警方的一再追问下,心虚的小吴最后承认他的确在10天前回过安徽老家。

“这有什么好隐瞒的,在家呆个14天不好吗?”“没有感染就最好,就当休假了。”“万一中招了,也能及时反应,至少也不会连累同事和朋友。”“现在马上回去隔离,不要接触其他人!”

在唐慧玲的严肃教育之下,小吴只好乖乖实行居家隔离,唐慧玲也会时不时地电话联系,了解小吴的身体状况。幸好,14天的隔离期满之后,小吴仍旧身体健康,一切正常。而这时,唐慧玲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放下了心中的担忧。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转变,疫情终会过去,春天也将到来。

(责编:葛俊俊、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