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2月26日电 “41床的葛阿姨,45床的路阿姨,请你们走到窗口打开窗户测量体温。”2月22日上午,奉贤区集中医学观察点一段无人机空中喊话亮了。随后,一架搭载红外测温装置的小型无人机正式“开工”,为窗口的隔离观察人员测量体温。
带来这项黑科技的正是上海翼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CEO钱雷,在得知隔离点的医护人员为了节省防护用品少喝水少吃东西奋战在一线后,他灵机一动,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防疫战斗出份力。
从2月4日起,他不断上网查阅相关文献,对如何提高红外线测温装置精确度进行研究。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测试,一台带红外线热成像镜头的无人机应运而生,可以远程对观察对象进行测量体温了。他说:“目前无人机的测温误差已经控制在0.3℃以内,希望能够利用红外线成像感应技术来帮助医护人员监测隔离观察人员体温,减少防护用品的损耗,有效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
观察点除了每日早晚两次要对观察对象测量体温外,还要随时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变化,护士长陆月娟说:“有了这个硬核技术支撑,我们可以在人工测温之外,增加远程测温和观察的频率,更有效地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体温不正常,也会及时进入隔离病房进行处置。”
伴随着阵阵嗡鸣声,无人机在距离病房窗户3米的地方采集到了两位阿姨的体温数据,36.7℃、36.5℃,一切正常!首战成功的钱雷也兴奋异常:“这次实战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接下来我们还会把采集到的视频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直接上传到指挥系统,让指挥部的领导在会议室就能够了解“一线”体温测量的情况。”(韩庆 戴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