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上海时刻

既当“卫士”又当“管家” 上海这个居委班子够“硬核”?

2020年02月08日15:00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一场疫情,打乱了庚子鼠年春节祥和的氛围,让城市上空的空气也变得紧张起来。在普陀区石泉路街道,一场防控疫情的阻击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街道上下抢时间、拼速度,形成了一股“石泉力量”,他们主动取消休假,放弃与家人团聚,投身于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苏雅芳是石泉路街道石二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也是一名社区工作的“老法师”,一直以来,无论是无违居(村)创建、生活垃圾分类、还是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都是近几年来基层一线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但苏雅芳同她的居委班子却迎难而上,始终做到“一把尺子、一个政策、一视同仁”,刚柔相济,得到了小区居民区的连连称赞。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排查工作,苏雅芳和她的居委班子们果断“亮剑”,体现了一名老党员的“硬核”本色,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工作正深入扎实地稳步落实中。

制定暖心行动,居家隔离不隔爱

“我们小区只有一户‘居家隔离’居民,他们会自说自话出门?绝对不可能的。”“我们有七八十名党员居民、志愿者们在待命,有人到时候不愿意不出来?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愿意。”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石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苏雅芳说起来话就是这么自信。石二居民区接到一通“特殊来电”。居民宋老伯主动和居委会联系,“举报”了自己的孙子刚从武汉出差回到上海,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回到家中的一家人主动进行自我隔离,并打电话到居委会进行报备。

宋老伯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说自己主动告知居委会的行为,是对自己与其他业主的负责,也是为了让附近居民安心。得知这一情况后,苏雅芳立即联合社区医院医生上门沟通,所幸经检查,他们一家均没有出现发热、咳嗽、头晕等呼吸道症状,宋老伯还与社区医生添加微信,有问题可直接通过网络及时联系报备。“你们不用担心,如果你们生活上有什么不方便,或有需要购买的生活必需品,随时找我们。”苏雅芳说到做到。这几天,居委干部们给他们家买了他们想要的馄饨皮,送上了牛奶等生活用品。

“隔离生活不便,我们理应伸手帮助”,苏雅芳介绍,自疫情出现后,居委会第一时间采取强有力措施应对疫情,实行“三个一”暖心行动,即每天一个暖心电话、定期一次生活慰问、每天一次垃圾回收,使隔离人员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帮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隔离期。

升级防控措施,筑牢“铜墙铁壁”

连日来,居委会的排查工作一刻也没落下。“有的电话占线要等好久才能联系上,有的电话号码错误得重新找。”苏雅芳说,为了坚决做到疫情排查防控不漏一户一人,居委班子每天一进办公室就开始打电话联系排查,晚上还电话不断,真是争分夺秒抢时间。

日前,街道外口办排查出一名湖北回沪人员黄先生,居委会接到通知后,立即协同社区医生上门排查登记,但却屡次遭到了黄先生的拒绝。为此,居委会联系了社区民警,社区民警几次上门耐心细致地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通过做思想工作,黄先生认识到了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积极配合社区医生测量体温,并自觉进行居家隔离。

苏雅芳还同黄先生添加了微信,并将自己的私人电话告诉给了黄先生,告诉他生活上需要帮助可以直接通过电话联系。同一个小区的居民看到此景后表示,“从除夕夜开始,每天都能看到社区的工作人员上门入户排查,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们也更有安全感,相信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将风险降到最小。”

凝聚“红色力量”,社区飘起“志愿红”

“请您出示一下您的身份证件……现在对您测量一下体温……”每天上午八点半,石二居民区66岁的党员刘师傅身穿志愿者马甲,手持体温枪,站在小区门口开始对进出的居民测量体温、登记排查。

心系疫情的他还积极动员了其他人,帮助社区形成了一支由党员为核心、群众为支撑的志愿者队伍,春节期间,他们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和休息时间,主动报名投身到防疫一线,参与入户宣传、发放口罩、普及防疫知识以及门岗值守等各类志愿活动中。

令苏雅芳感动的是,在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 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以一群人温暖一个“大家”的党员还有很多很多,甚至当她走在小区里还会有居民主动走上前来表示愿意当志愿者,为社区贡献力量。居委会的社工小周,尽管家中还有双胞胎儿子要照顾,但他主动克服困难,同居委会其他干部们一起登记录入信息,一直忙到夜里12点多才离开;陈老伯的爱人身体不好,但是面对疫情,他们夫妻二人依然自告奋勇、义无反顾地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还有毛阿姨,她之前是一位退伍女兵,家中还有两个外甥女要照顾,最大的正在读一年级,最小的只有一岁多,但她还是主动请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一幕幕感人场景鼓舞人心,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成为这个春节里最动人的风景线。

这一段时间,苏雅芳从早上6点钟出门,要忙到第二天凌晨左右才能回到家中,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8个小时,对于比较瘦小身材的苏雅芳来说,能支撑她“像打了鸡血”一样工作,苏雅芳说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支撑着她“冲锋陷阵”。她说,自己在春节前疫情尚未爆发时的党员联欢会上,她已经发动招募过志愿者了,有七八十名热心居民在小黑板上留下名字,愿意在没有一分钱报酬的情况下参与治安巡逻、上门排查等。“非常时期疫情当前,会有志愿者‘临阵脱逃’吗?”面对这一问题,苏雅芳再一次表现得很自信:“他们绝对不会食言的,他们每个人都肯定愿意奉献。”从她的语气中感到,身后有这样一支“随时能打仗”的后备军,再苦再累的社区工作,似乎也有了甜头。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