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十余上海老农用19米长老土布画出《清明上河图》

2020年01月23日19:47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高手在民间,十余上海老农用19米长老土布画出《清明上河图》

  摘要:在过去近两个月时间里,这些老农一得空就会围坐在一起,一手拿着水粉笔,一手拿着颜料盘,聚精会神地描摹。

  蓝底白纹,精心装裱,一幅长达19米的《清明上河图》近日在奉贤区四团镇五四村的生活驿站里挂了起来,进进出出的老百姓都要上前瞧一瞧、品一品。

  人们瞧的,倒不是这画有多精致,而是想看看,哪一笔是自己画的,抑或老邻居画的,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称赞。

  原来,这幅长卷是就出自五四村十余位老农之手。两个月前,村里忙完了当季的收成,许多农民家庭都闲赋在家,于是,到村里生活驿站的活动室谈天下棋的人就多了起来。

  老人们聚在一起,难免聊些“前尘往事”。比如过去常织的土布。奉贤织造土布已有700多年历史了,早年间家家植棉、户户做布,奉贤也因工艺精湛成为上海土布的发祥地之一。

  然而最近一二十年,由于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土布织造几乎断了继承,许多农民家庭还存着几十匹老土布,也不知道能派上什么用场。

  一位老农偶然的提议,激起了人们的共鸣:“不如拿来画画。”土布花色丰富,有蓝纬纱、红纬纱、本色布等,有的色彩绚丽、有的低调无华。再加上奉贤土布一向以幅长、耐磨为特色,一卷展开有10余米,耐洗耐用,是旧时用来缝制冬衣的好材料,如今拿来作画,也可以说是非常合适的材料。

  怎么画呢?农村老人平日对艺术研究不多,却颇具创造力。几次试验后发现,调和成一定浓度的水粉颜料,在土布上的呈现效果最好,不仅不会晕染,还可以“抓牢”画布,持久保存。

  于是,今年整个冬天,要问五四村的老人都去了哪里?一小半都去村里“学画画”了。村委会为鼓励老人坚持学习,还请了专门的老师来教授技巧。一来二去,老人们敢挑战的作画难度也越来越高。

  去年12月初,十余位平日勤学苦练的老农突发奇想,要画一幅《清明上河图》。60岁的唐林珠便是其中一位:“我听说《清明上河图》里还有好多桥啊、树啊、人啊,画一画正好可以都练练。”说干就干。老人们请村干部帮忙打印出了画作的各个局部图,然后按照相应的尺寸比例在土布上打格、定位,再将每个局部分给不同的人来作画。

  61岁的黄云飞分到了有关集市的局部,画面上不仅要展示店面、人物,甚至还有人的动作和表情需要描摹。“起初也不知道怎么画,感觉一笔下去,线条太粗,鼻子眼睛都模糊了。”在老师的指导下,黄云飞尝试了各种不同粗细的画笔和下笔力度,终于自创出恰当的手法。

  在过去近两个月时间里,这些老农一得空就会围坐在一起,一手拿着水粉笔,一手拿着颜料盘,聚精会神地描摹。而今,画布上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人物、景观,虽精致程度不可媲美原画,却蕴藏着农人自己的创意和对艺术作品的独特理解。

  近日,画作完工,村民商议决定,就把这幅画留在生活驿站,作为一份“新年大礼”,感谢近年来当地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建设了生活驿站这样一个空间,并不断植入适合农村老百姓的文化内容。记者了解到,目前,生活驿站在奉贤区的建设已经基本覆盖到城乡,内设功能除了文化活动空间外,还包括村居民议事、办事、就医开药等功能场所。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